第(1/3)頁 這幾天,府城派人過來征收糧稅,沒有看到周主簿,不知道是分到其他縣還是因為沒臉見人所以不出來。 來松江縣的是李沫不認(rèn)識的兩位府衙的同知,據(jù)師爺說,那是管水利和農(nóng)事的,后面跟著浩浩的隊伍,不全是府衙的人,有些是請的短工,如拉車的車夫,他們在運完糧食后就失業(yè)了!比如打手,怕的是有人鬧事,捕快又人手不足。 真正衙門的人沒幾個,畢竟有七個縣,哪有那么多人分配。 這伙人來的時候有多開心,走的時候就有多氣憤,為什么呢? 來征收糧稅可是個吃香的活兒,富戶想要逃稅,少不得給他們一些打賞,窮戶想要逃過牢獄之災(zāi),也要看他們的臉色。 這么多人,又是官爺又是官差的,還有打手,這么大的陣勢,哪個村子瞧見都是不敢惹的,再威逼利誘幾句,還能敲不出更多的稅款? 多出來的那些就是進(jìn)了自個的腰包,這玩意來錢快,往年賺的錢包都鼓了。 不管你有理沒理,他們就是理,他們就是爺,他們就是上帝。 然而,松江縣的人太不識抬舉,特別是那個叫李沫的縣令,特么的,一個小小的縣令竟然如此囂張,不陪同就算了,還不給錢。 這幾天吃的住的,還得自己掏腰包,說什么松江縣太窮了,沒有錢招待他們,這是一個下屬縣城官員說的話嗎,不知道宰相門前七品官嗎,也不看看自己什么身份,一定要在太守面前告他一狀。 也就是說自己不但要付自己的份,還要付同行的那么多人的份,沒撈到好處就算了,還虧錢。 這么多人在客棧里吃喝拉撒的,可把幾家客棧老板高興壞了,多少年了,也沒有過這么大的生意,蒼天吶大地呀,要是每天都有這么好的生意,睡覺都會笑醒。 本不想付錢的,要求店家打欠條,非要松江縣的縣衙來承擔(dān)這筆費用,可是那些客棧老板就是刁民,不給錢就不讓住,不給錢就不讓吃飯。 不想花冤枉錢,要求住到縣衙里,那個李沫又不同意,以沒有房間為由拒絕了。 更過分的是那伙衙役,一點都不懂事,虎視眈眈地跟在后面,想貪墨一點都不行,他們義正言辭說:我們縣令大人說了,該收多少就收多少,多一兩都要退回去。 不退,他們就強行搶走,雙方差點打了起來,有這么做事的嗎? 畢竟自己沒理,后來還是沒能拿到一文錢。 夜市里的小吃超級美味,可惜還要自己掏錢,吃得就沒有那么香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