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刺殺,這個詞語一出現(xiàn)頓時讓在場眾人都陷入了沉寂之中。 他們就算是和劉禪都算是生死大仇,和大漢更是不死不休。 但是說到底,他們?nèi)匀挥X得自己乃是君子,而刺殺之事實在是有些拿不出手,卑鄙之事罷了! 并不是說他們迂腐,刺殺一直也都是一種很正常的手段。 畢竟便是那位司馬公都專門為幾個刺客,寫下了一篇篇幅極高的刺客列傳,為他們揚名。 而從古至今,刺殺之事也從來就沒有斷絕過。 無論是那名震天下,刺王殺駕的專諸要離,還是士為知己者死,雖敗猶榮的豫讓,亦或者是那刺殺得手之后自毀容貌的千古一義士聶政。 又或者說是刺殺不成仍然名留青史的荊軻。 這都是赫赫有名的大人物,當(dāng)然他們卻也都不是什么英雄。 你可以說他們是義士,可以說他們是漢子,但是躲在他們身后,讓他們行刺殺之事的人,卻從來不會被冠以英雄之名。 因為他們的手段,就很低劣。 他們作為一方君子,最起碼自己認為自己是一方君子,他們實在是做不出這種使人刺殺的事情。 而且當(dāng)他們用到了刺殺這種事情的時候,就已經(jīng)說明他們自己承認他們的實力不如對方了。 這樣做不僅丟份兒,而且丟人! 這也是司馬昭聽到賈充的話語之后臉色不善的原因,雖然他也知道現(xiàn)在他們處在被動,但是他仍然不想承認自己的實力不如劉禪那廝。 他絕不承認。 只不過賈充給出來的理由,又確實是讓他有些無法拒絕。 “相國所憂所慮無非是時間不夠我等調(diào)撥兵馬,對抗?jié)h軍本就是時間緊迫,甚至可以說是捉襟見肘有些為難。 若是繼續(xù)在戰(zhàn)場上交鋒,我等短時間內(nèi)完全無法分出勝負。 如此情況,這刺殺之事反倒是成為了最為合適,也最為簡單的辦法。 只要將劉禪斬殺,那么他那季漢朝廷定然是風(fēng)雨飄搖,那所謂的漢太子劉璿如今甚至都不在關(guān)中,洛陽還有那梁王劉理。 長安也有其他皇子存在。 若是劉禪出現(xiàn)了任何問題,恐怕那剛剛平靜下來的漢室定然會出現(xiàn)分崩離析之態(tài)。 而且眾多皇子為了爭權(quán)奪位,自然要各處拉攏勢力,那些世家定然不會放棄這般好的一次機會。 他們一定會想盡辦法和各個皇子扯上關(guān)系,這樣一來,無論最后誰輸誰贏都是一場對于那季漢朝廷的巨大內(nèi)耗。 而我等,只需要坐收漁翁之利就足夠了。” 曹魏相國司馬昭聽到了賈充的話語,想要反駁,最后卻又實在是按奈不住,因為他知道這的確是切實可行的辦法。 因為當(dāng)初他們就曾經(jīng)想要用這種辦法掌控曹家。 而且他們也絕不相信,這種事情他劉氏一族就能夠和曹家一樣出現(xiàn)這么多的變態(tài)。 沒看到一直以家教森嚴(yán)著稱的江東孫氏都因為這么一場黨爭直接分崩離析了么。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