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劉琰沒有想到這次事情會給了他這么大的驚喜。 本來他只是想要借助自己的名望,帶領著諸多名士士子直接逼宮,請出曹髦的人或者曹髦的尸體。 他已經(jīng)你確認了曹髦的尸體是有著外傷的,只要確定了這件事情,那么司馬昭也就算是完了。 自古君王都是十分危險的職業(yè),不知道多少君王死的不明不白,這一點是事實,但是有一點也同樣是事實。 那就是君王可以死,但是必須是不流血之死,君王流血,對所有人都不好。 自古有規(guī)矩,君王駕崩,不管其好或者不好,那都是要被諸多朝臣最后一次朝拜,讓后送其入葬,這是對君王也是對皇權最后的尊重。 仵作不入宮,雙眼不視圣,這也是規(guī)矩,就是君王駕崩,不許讓仵作進宮。 所以君王是病逝,暴斃,毒殺,甚至是一抹白綾都是可以的,因為眾多朝臣就算是看到些許不妥之處他們也可以光明正大的說。 不知全貌,不予置評,這是他們的品格地底線。 但是如果這君王身上有著明晃晃的一個傷口,甚至還在流著血有著血污,這若是再說,他們不知道陛下是不是有什么意外死的。 那就是睜著眼說瞎話了,當年趙高有過一個說法,叫做指鹿為馬。 但凡和這個詞兒沾上邊的大臣,有哪個能夠逃得過貳臣傳的,他們這群人可不是傻子,只要自己不做謀反大罪的話,那么就算不得忤逆,就不會有什么問題,至少家族不會收到波及。 無論是漢室還是大魏,亦或者是現(xiàn)在的司馬家。 他們都不會對自己身后的家族動手,但是一旦發(fā)生了這種指鹿為馬,睜著眼睛說瞎話的事情,那些史官毫不猶豫的就會寫上一句,奸佞之輩。 他們家族所有先輩的努力,都白瞎了。 這是要命的事情,這真的是要命的事情。 弒君之事的后果如何,可不僅僅是一個遺臭萬年那么簡單,當初董卓為何被群起而攻之,并不是因為他做的多么的過分,也不是因為他做的多么淫亂。 他完全就是因為行了廢立之事。 當初在他廢立之前,他清理黨錮之禍,重用黨人士人,重用清流名士,重用賢臣良將。 雖然他麾下的羌胡匈奴都不是什么好東西,但是在某些方面,他也是一個賢相。 只不過他行了廢立之事,緊跟著他就變成了眾叛親離的局面,尤其是當他命令李儒毒殺弘農王之后。 雖然董卓是為了讓曹孟德等人那點扯淡的想法破滅,但是他也徹底的將自己給毀了。 逼得他不得不先行遷都之事再說。 在這里科普一下,當年諸侯討董的順序并不是曹操發(fā)檄文,袁紹加入,袁家破滅,孫堅戰(zhàn)董卓,最后斬殺華雄,逼迫董卓遷都這個順序。 真正的順序是。初平元年正月。 張揚、曹操、衛(wèi)茲幾人都在地方招兵買馬,試圖對抗董卓執(zhí)政。 緊跟著東郡太守橋瑁甚至偽造三公文書散發(fā)到各地州郡官衙,陳述董卓罪惡,呼吁各地起兵反董,恢復劉辯的帝位。 初平元年正月十二,董卓使弘農王郎中令李儒毒殺劉辯,以斷絕橋瑁等聯(lián)軍的意圖。 檄文雖然是曹操打出來的,但是真正的檄文是老橋干出來的。 之后廣陵郡功曹臧洪說服太守張超,聯(lián)合其兄陳留太守張邈一同舉兵,兗州刺史劉岱亦加入,在酸棗舉兵。 在之后袁紹帶人加入,徹底形成了架勢。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