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大將軍曹爽乃是心懷天下之人,如今我大魏看似強盛,實則內部憂患重重,若是想要一舉完成統一大業,唯有讓我大魏再度上下一心。 到時候一掃六合,一統天下當如探囊取物也。 而這等大功之下,這天下,這朝堂,還能容不下爾等家族不成? 我等徒然內耗,無非是以為爾等心中擔憂,可是爾等何不想想。 這天下之大,單憑大將軍一己之力如何成就,這天下之大,大將軍麾下之人又如何共享。 諸君何不與大將軍共飲這一壇名為天下的美酒,豈不快哉,豈不痛快?” 桓范不愧是寫過書的人,這一張尖牙利口當真是讓人不由的為之心動,當真是不由的讓眾人為之遐想。 “爾所說,當真是大將軍心中所想?” “若有違,當天誅之!” 桓范直接起身立誓,用這種辦法讓他們能夠放心,也能夠對曹爽徹底的放下心中的防范。 “既然大將軍心中乃有天下,我等自當相助大將軍,為這天下,出一出力!” 這句話說出來,桓范的心中終于放下來了那塊大石,他知道,曹爽面前最大的阻礙,消失了。 剩下的就是建立那一統天下之偉業,是周公,還是又一位太祖,那就要看曹爽的心了。 五天之后,做好了一切準備的曹爽,終于在朝堂之上當眾發難,這一次他瞄準的目標,乃是當朝的太后,郭太后。 “陛下登基已有數年時間,年紀已經漸長,我等應還政于陛下,臣斗膽,請太后回轉永寧宮,還政于當今陛下!” 曹爽作為輔政大臣,這種話自然是只有他才能夠說出來,可是當他說出來之后。 這朝堂之上卻是沒有任何的嘩然,反倒是陷入了絕對的寂靜。 這種詭異的平靜,詭異的寂靜,讓正準備暴怒的郭太后生生的將自己的怒火忍了下來。 她知道,這件事情和她想象之中似乎有些不太一樣了。 果不其然,還不等她說話,這朝堂上的眾多文武就已經開始了進諫。 而第一個應和的,第一個站出來的,不是別人,正式新任司徒崔林,也是冀州一脈世家朝臣之中的統帥之人。 崔林站出來應和曹爽所說,也代表著,冀州一脈之人,已經徹底的背離了郭太后的聯盟。 朝堂,大變。 曹魏正始六年三月,曹爽終于戰勝了所有人,終于在趕走了司馬懿之后,再次將郭太后驅趕到了永寧宮之中。 之后,曹爽正式開始了權傾朝野的時代。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