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京都,某個專門研究佛經的研究院院長看到孟老先生手里的佛經,他緊緊的趴在屏幕前面,雙眼緊緊的盯著面前佛經上面的字。 過了好一會兒,他才在直播間發言。 “老先生手里的佛經,會不會是佛祖親手寫的那本?” 直播間的網友看到是佛學研究所的雷教授,急忙問道:“雷教授何出此言?” “相傳在佛祖成佛之前,一直坐在菩提樹下感悟,但是一連坐化了七天,佛祖還是未能有一點的突破,最后,一位大師經過了菩提樹下,為他指點了一二,佛祖這才坐化了。佛祖為了答謝那位大師,便將自己坐化時手中的經書送給了那位大師。而那位指點佛祖的大師,最后被佛祖尊稱為玄化佛尊。” “玄化佛尊?!” 網友們懷著十分困惑的心情,在網絡上尋找著關于玄化佛尊的圖片。 就在網友們尋找玄化佛尊的照片的同時,何老師看到了直播間網友的彈幕,他內心也是震驚極了。 他快速的抬頭,問道:“老先生,您可是點化過佛祖釋迦牟尼?” “佛祖?釋迦摩尼?” 何老師老味道孟老先生一臉的不解,繼續道:“就是,您可曾點化過一位坐在菩提樹下的僧人?” “菩提樹下的僧人?哦,想起來了,當年在游歷大漠的時候,不小心迷失了方向,走著走著居然走到了別的國度。我確實見到過一位坐在菩提樹下的僧人,但是也談不上點化,我只是同他聊了兩句,問了兩句路!” 孟平忽的想起了當時的場景。 猶記得當年,自己好不容易走出了大漠,來到了不知名的國度。 在那里,他看到一位坐在菩提樹下的青年冥思苦想,久久不能釋懷。 于是他便走了過去,問他是否有什么疑惑。 那青年問道:“老先生,為何人生在世,人人都那么艱?” 孟平沉吟片刻,說道:“人生而在世,總會經歷很多苦難,因為只有經歷過苦難,生命才能更加頑強。正所謂,彩虹總在風雨之后。如果沒有經歷過苦難,那人生而平淡,還有什么意義可言?” “彩虹總在風雨之后!老先生,那有沒有什么辦法,能夠避開這些苦難呢?” 孟平笑道:“苦難,不是用來逃避的!如果你用一顆樂觀的心態,善良的視覺去克服苦難,那么苦難,對你而言,不妨也是一種歷練!” “樂觀的心態,善良的內心!”他似乎明白了什么。 孟平看著他有所感悟,笑著離開了這里。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