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劉協懷著一顆揣揣不安的心回到隊伍之前,諸葛亮化仙而去,無疑是自己的一大損失,不單是自己,對于這個時代來說,也是一個莫大的損失,這個損失將讓這個時代失去無數個耀眼的光芒! 眾將領見劉協回來,卻不見了那青年文士,俱都滿心疑惑,只聽張飛問道:“圣上,那廝人呢?” 劉協默然不語,眾人見他不說,也不敢多問,只聽劉協忽然道:“將士們也休息夠了,咱們這便啟程!”說罷,率先翻上馬背,士兵們見皇帝上馬,紛紛站起身,整理好自己的裝備,就這樣,隊伍再一次開拔,朝著軒轅山中行去! 江夏,自從黃祖壽春一敗,退守江夏之后,孫策采取魯肅之言,趁士氣高漲之時,率軍揮進,直追黃祖敗軍,但等他追至江夏之時,黃祖已經關閉城門,于是,孫策于江夏三十里外下寨!每日率軍到城下叫陣,但黃祖仗著江夏城高墻厚,任孫策如何叫罵,卻始終閉門不出,只在太守府內與幾個歌姬吃喝玩樂! 孫策軍雖然氣勢奪人,但面對死守的黃祖卻也無可奈何,只能圍而不攻,伺機奪城! 此時,黃祖得到消息,蔡瑁、張允率領兩萬人馬已經到了江夏,他立刻率領江夏的一眾守官親自迎接,蔡瑁身為水軍都督,這職位自然要比黃祖高出許多!于是當夜,黃祖在太守府大擺宴席,為二人接風洗塵! 酒宴上,這話頭不知不覺便談到戰事上,只聽張允接口道:“如今孫策已經打到江夏,太守大人卻為何拒守不出,我可聽人說,這孫策每天跑到城門下叫罵!”他說到這里撇了一眼黃祖:“沒想到,黃太守還真好脾氣啊?”張允連諷帶刺,話里藏刀,他年紀輕輕便得高位,難免眼高于頂,看不起人,再加上蔡瑁與劉表的這層關系,在襄陽,可謂要風得風,要雨得雨!這跑到地方上,那自然有意顯擺一番! 黃祖雖然沒什么真才實學,但在官場上混跡多年,聞張允之言,只微微一笑道:“張將軍有所不知啊!這孫策號稱江東猛虎,驍勇異常自不肖得說,最重要的是手底下謀臣智士極多,上回得刺史之命,發兵攻打壽春,便是著了他們的道,才一敗涂地!”他說罷看了一眼坐在上首度蔡瑁,見他巍然不動,臉上毫無表情,便道:“我退守江夏也是無奈之舉,正值新敗之際,人心惶惶,士氣低靡,不能與孫策之強師硬對硬,所以固退守江夏,以消弭對方氣勢,伺機而動!” 張允臉色一寒,這黃祖以兵法之道來化解自己的疑問,倒顯得自己無知了,想到此,冷冷道:“黃太守,你屢屢漲那孫策的氣勢?豈非滅了自己的威風?只怕這之間多少有點私心吧?” 張允的意思黃祖豈會不明白,無非就是說自己怕擔責任,故而將戰敗之事推諉到孫策的厲害上,想到此心中不悅,他與孫策交道多年,怎會不明白這孫策的實力,他有心激激張允,不禁輕蔑地笑道:“不怕張將軍笑話,我給您提個醒,遇到孫策,切不可大意啊!” 張允年輕氣盛,自不將天下人放在眼里,聽得黃祖此言,怒極反笑:“好好,那本將明日便去會會那個孫策!” 黃祖心中暗笑,他昨日接到劉表的密詔,大體意思就是讓他暗中對付蔡瑁、張允這二人,其中有一句死活不論,倒讓黃祖心中快意,想來劉表是要為劉琦報仇了,可若讓他出手對付這二人,他倒頗有些擔心,所以才想利用孫策的手來行事,利用張允的年少氣盛,迫他出城應戰! “混球,真是個混球!”就在張允夸下海口之時,一個聲音驟然傳來,只見蔡瑁雙目灼灼,死死地盯著黃祖,但口中所言卻是對著張允,只聽他道:“如今對對方軍情還一無所知,你倒想出城迎戰,難道你不知道輕率出擊乃是兵家大忌嗎?”他說罷重重地哼了一聲:“一點腦子都沒有!” 張允雖然平日里驕橫慣了,但聽了舅舅的呵斥,卻是半個字也不敢反駁,只低頭不語,卻見蔡瑁又對黃祖賠禮道:“我這外甥年輕氣盛,不懂禮數,還望黃大人多多包涵!”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