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現實大家都聰明。 雖然上頭公開的信息只是說探索墓葬文化啥的。 這都是借口。 什么探索。 其實就是為挖皇陵準備。 事實上。 這個工作幾十年來一直也在做。 要是他們不做,反倒是給了一大堆盜墓賊機會。 要知道。 盜墓這行當,那可是盛行了幾千年,從來沒有失傳過。 所以做為考古這一塊,他們必需搶在盜墓賊之前,先尋發現這一些大墓,然后進行保護起來。 不過。 要說怎么發現,這其實也是一個技術活。 泱泱中華,幾百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你怎么在這么大的地方找到他們的墓穴? “好吧,你們猜的差不多,不過,真不是挖。” 反正了公開信息了,陳凡也是點頭。 再者。 既然公開了,這也算是對于乾陵的一個保護。 這也讓大家知曉,上頭已經派了他們這一批考古隊前來。 要是發現其他的盜墓賊,或者有什么可疑的人員,馬上可以打電話報警。 “凡哥,您這一次來梁山是尋找乾陵的嗎?” “是的?!? “乾陵就是唐高宗李治的墓?” “此前史料上是這么說的,不過,我認為乾陵可能是李治與武則天的合葬墓?!? “合葬墓……我靠,一墓埋兩個帝皇啊?!? “雖然這在歷史當中很少見,但兩人是夫妻。而且兩人在世之時感情還是比較好的,武則天死后埋在乾陵也不是沒有這個可能?!? “可是乾陵好像歷史當中就沒有被發現過,凡哥,您怎么找?” “其實也不是沒有被發現過?!? 陳凡說道:“乾陵在歷史當中有好幾批盜墓賊光顧過的,不過,因為乾陵是依山而建,據說這個陵墓在唐高宗死去的時候,特別讓袁天罡親自選定方位。 雖說是關于乾陵的。 但乾陵也涉及到歷史。 所以當陳凡講起乾陵來,直播間內眾人聽得也是津津有味。 當然。 整個考古隊一眾工作人員,這時也圍到陳凡身前。 陳凡講的這一些知識,可是他們此前沒學過的。 特別是那些學生,很多的一些考古知識,其實他們都沒學過。 比如像一些風水知識。 雖然可能他們也會學一些風水的基礎知識。 但風水這種東西,向來是隱于民間,各門各派單獨傳承的。 所以不只是學生,就是一些教師,他們懂得也不多。 這也是為什么很多時候。 看起來這一些考古隊的人,他們還沒有盜墓賊懂得多。 沒辦法。 人家盜墓賊是有門派傳承的。 可人家考古隊,就只學了一點風水皮毛。 “袁天罡又出來了。凡哥,多講點?!? 這種東西。 那可是書本上沒有的。 對此。 陳凡便繼續說道:“當時唐高宗李治去世之時,武則天就命袁天罡選擇合適的墓地建設帝陵。袁天罡接到旨意之后,找了好久,也沒有找到一塊適合的地方。后來半夜子時的時候,袁天罡出來夜觀天象。只看到和一處山巒上紫氣沖天,恰好與北斗相交。袁天罡認定是塊寶地,于是急忙奔上山巒,找準方位,但一時找不到東西作記號,就摸出一枚銅錢放地上再蓋上浮土,這才下山回朝復命去了?!? “不過,為唐高宗尋找墓穴的,并不僅僅只有袁天罡,當時的李淳風也接到了諭旨。某一天,他來到梁山這個地方,看到整個山頭有一位極美的婦女臥在那里。他認為,這里是修建帝陵的最佳位置。不過,他也怕后面找不到。然后,他就拿了一根針插入了土中,然后回去復命?!? “接到兩人的復命,武則天有些驚訝。因為兩人所選的地方,都是同樣在梁山。于是,他就派大臣前去那里考察。這一考察不要緊,原來李淳風用鋼針所插的位置,正好就是袁天罡埋銅錢的那個孔內。最終,唐高宗的乾陵,也就定在了梁山?!? 這個故事是不是真的,陳凡就不知道了。 但無疑,這個故事卻讓直播間內眾人變得更為好奇起來。 “凡哥,被你說得,我都想跟你的考古隊了。” “算了吧,你們就知道喊666,還知道做啥。” “……” 眾人被陳凡一個鄙視,一句話也說不出來。 陳凡則是繼續說道:“而后來,武則天死后,她也被葬在這里。不過,據說武則天在去世之后,還交待子孫,對其陵前墓碑上不需要刻一個字,所以他陵前的墓碑,又稱作為無字碑?!? “無字碑?” “不會吧,還會有立無字碑的?” 眾人無比的震驚。 別說是帝皇了,就是普通老百姓,人死之后,也都會立一塊石碑。 雖然可能老百姓生前沒有太多牛逼的事情,但名字,出生年月……子孫后代這一些也都會寫的。 可武則天竟然要立無字碑? 這實在是太與他人不一樣了。 “凡哥,武則天怎么會想到立無字碑呢?要是其他的帝皇,恨不得讓子孫對其歌功頌德一翻。哪怕就是昏君,也希望死后有一個好名聲。這無字碑,豈不是代表什么都沒有,什么功勞也沒有?” “這也正是武則天的意思?!? 陳心點點頭:“其實對于皇帝來說,他的功勞,他的過錯,本朝或者是他的后人表述是不太準確的。因為,他會受到很多的影響。而武則天也正是清楚的知道這一點,所以她便要立無字碑。對于她來說,她認為,自己是千古女帝也好,自己是顛倒陰陽也好。無字的意思,那就是,是非功過,任后人評說?!? 關于無字碑的版本有好幾個。 一個是說,原本是有字的,但后來沒有來得及寫,然后就變成了無字。 還有一種是武則天知道自己做了太多罪惡,所以不好意思在墓碑上表彰自己的功勞。 另外還有一種說法是,武則天覺得自己的功勞太大,墓碑上不足以寫下他的功勞。 這幾個版本當中,陳凡更為愿意相信,是非功過,任后人評說這個版本。 不管武則天怎么樣。 不管武則天殺了多少人,對于政治的治理水平又如何?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