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凡哥,凡哥,您是不是講錯了?” “講錯了?” “是啊,我們怎么感覺蘇軾就是一坑逼,你真要將這位人物帶到杭大?” “是的。” “凡哥,我覺得您應該好好考慮。畢竟,快抖上直播吹吹牛, 瞎扯一下也沒啥。可是,您要跑到大學課堂上講這樣的一位坑逼,那不得壞了你的名聲嘛。” “也沒這么嚴重。” 陳凡搖頭:“其實蘇軾沒這么坑,只不過他是真性情而已。” “是啊,坑逼都是真性情。” “呃……” 陳凡無奈:“那行,我再講幾個人。歐陽修,王安石,司馬光。” “他們是……” 眾人沒有說話。 他們知道。 這一問出來,陳凡直接又來一句, 九年義務教育漏網之魚。 陳凡忍住笑,說道:“不懂就問啊,你們不問我怎么知道你們不懂呢。” “好吧,凡哥,歐陽修,王安石,司馬光他們又是誰?” “他們啊……我一個一個說得來,先說年紀最大的歐陽修。” 要說對于蘇軾影響最大的。 第一個是他的弟弟,蘇轍。 第二個是他老爹。 第三個則是歐陽修了。 “歐陽修自小就是學霸,在國子學廣文館試,與在國學解試當中都中了第一名。后來,又在禮部省試當中再獲第一,成為省元, 連中三元。最后一場殿試, 歐陽修覺得也很有可能拿第一, 成為狀元。于是他就給自己做了一套新衣服, 恰好他有一個叫王拱振的同學, 他才19歲, 看到歐陽修做得新衣服。拿起來就穿在身上,然后說到,我要中狀元了。結果,殿試結束,19歲的王拱辰中了狀元,而歐陽修得了14名。后來歐陽修才了解到,原本他是可以中狀元的,但朝廷覺得歐陽修鋒芒太露了,就想敲打敲打他,別讓他得意忘形。” “當然,這只是一個小插曲。后來的歐陽修一路做官,做到了和蘇轍差不多的副丞相。不過雖然是副丞相,但歐陽修在文章方面卻寫得非常好。其中他有一篇叫做《醉翁亭記》的,寫得生動自然,淡雅婉轉。” 說罷。 陳凡便念道:“環滁皆山也。其西南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瑯琊也。山行六七里,漸聞水聲潺潺, 而瀉出于兩峰之間者,釀泉也。峰回路轉,有亭翼然臨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誰?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誰?太守自謂也。太守與客來飲于此,飲少輒醉,而年又最高,故自號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好的文章不但朗朗順口,而且還像詩一樣的那么賦有韻味。 此前眾人聽過陳凡所講范仲淹的《岳陽樓記》,當真是每念一次都感覺無比的享受。 這一篇《醉翁亭記》同樣也是。 特別是最后這一句【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可謂是即充滿哲理,又有著極大的文學藝術。 對此。 當聽到陳凡所念的《醉翁亭記》,一眾粉絲亦是紛紛說道: “哇噻,我去,這個人物才應該重點講啊。” “就是,我覺得不要講蘇軾了,多講講歐陽修。” 不少人對于陳凡之前介紹的坑弟狂魔蘇軾仍然感覺不爽,一時憤憤的說道。 但陳凡只是交待背景,并不會重點講歐陽修。 緊接著,陳凡就說道:“歐陽修不但文章寫得好,而且他還是一個非常好的伯樂。在他執政期間,我先后推薦了多位知名的文人。像曾鞏,蘇轍……都經過他的推薦。另外,他還推薦了王安石。” “王安石是?”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