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今天,陳凡要講的就是魯肅。 “魯肅出身于公元172年的一個士族家庭,當時正值東漢末年,朝廷昏庸無能。魯肅便常常召集鄉里一眾青年習武,為人也很大方,經常幫助他人。后來結識了吳國的大將周瑜,在周瑜的推薦下,魯肅投奔了吳國孫權。” “見到魯肅之后,孫權對此很感興趣,同時,也很考考魯肅的才學。于是,他就對魯肅說,子敬啊。子敬是魯肅的字,孫權說,現在曹操占據北方,我們吳國岌岌可危,怎么樣才能夠在父兄的基礎上,建立霸業啊?” “魯肅就說,如今天下大亂,漢室已不可復興,曹操也不能很快消除。將軍只有鼎立于江東,趁北方未定,消滅黃祖,再進攻劉表,守住長江之天險,然后稱帝,進而統一全國,建立漢高祖的大業。然后,魯肅就向孫權一一闡術吳國未來的戰略藍圖。可以說,后期吳國基本上都是圍繞著魯肅的戰略做為制國方針。而因為兩人當時商量的地方是在榻上,所以,魯肅對于孫權的建議,也被稱之為《榻上策》。” 這般一開場,瞬間卻是讓無數游客,網友眼前一亮。 如果說剛才陳凡所講呂洞賓的故事,這看起來是傳說,看起來是虛構,看起來只是一個故事。 但是。 當陳凡將歷史當中的魯肅提出來,并且說出《榻上策》時,這一個子整個逼格就高起來了。 說實話。 各大景區拼的是什么? 除了拼景致,拼的就是文化底蘊。 比如西湖。 真要說西湖有多美,其實不見得。 全國一大堆湖的美景,都不弱于西湖。 但要拼文化底蘊,全國沒有一個湖能與西湖相抗橫。 這也就是為什么。 大家一說到去旅游,很多人會想起西湖,而不是什么東湖,南湖,北湖,或者是瘦西湖。 “榻上策……咦……之前史料上怎么沒有記載?” 一邊的江海即激動又是震驚。 激動的是陳凡講的有關于榻上策的典故,當真是可以為他們岳陽樓增加無比的文化底蘊。 可震驚的是,關于魯肅,關于所謂的榻上策,他們是完全不懂啊。 當然。 這也不能怪他們不懂。 主要是三國時期常常打仗,打了一百多年。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