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祝公遠:縱有名師,怎奈你是女孩兒。 祝英臺:女兒一定要去! 祝公遠:祝府千金之女,遠去求學,有失體統。 祝英臺:祝府本是書香門第,孩兒遠去求學,為的是知書識禮。孩兒也曾聽爹爹說過,古時有曹大家、蔡文家,都是一代才女,留名千古,難道孩兒就學不得她們么? 祝公遠自語自語說道:看女兒立志甚堅……要是英臺真的能成為一代才女…… 祝英臺見此大喜:爹爹你答應了? 祝公遠長嘆一句:也罷!英臺,你此去喬扮男子,可不要露出破綻。三年學滿,務須速歸。倘若家有要事,一見家書,即速歸來。 祝英臺:女兒遵命!】 第一場暫且落幕。 這一幕只是開場,并沒有特別有趣的故事。 他只說的是祝英臺女扮男裝,準備前往杭城讀書。 不過雖然故事簡單,但臺詞卻非常有味道。 特別是最后祝英臺說古時有曹大家,蔡文姬……一代才女時,臺下幾乎一眾女孩子都是紛紛叫了起來。 做為女孩。 哪個女孩愿意比男弱? 哪個女孩不想成為一代才女? 這般無比有志氣的臺詞,可謂是無比打動人的。 哪怕就是一眾男性游客,也被祝英臺的志氣給吸引了,一時心下佩服。 …… 另一邊。 楊君儒與友人阿良來到萬松書院。 “楊老,您覺得《梁祝》如何?” “果然是陳凡先生,這個話劇只是剛剛鋪墊,就已經做得如此傳神。可笑,老夫我演了幾千場話劇,在陳凡先生眼前就像小孩子一般。” “楊老,您也太妄自菲薄了,相比您演過的話劇,我感覺這個話劇普普通通啊。” “阿良,你不懂。梁祝一開場就如此生動自然,后面幾場,那高潮也就一發不可收拾,一發不可收拾啊。” 說到這里,楊君儒又是激動起來。 友人阿良連忙說道:“楊老,您都這么大把年紀了,別站著,別站著,坐,坐。” “不,陳凡先生這場話劇,我可不敢坐著看。” 說完,楊君儒站得更直了。 …… 休息五分鐘后。 第二場開始。 陳凡飾演的梁山伯在草橋亭碰到了也是前往杭城讀書的祝英臺。 一翻介紹,兩人就此結識。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