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12月13日,這天是周五。 由韓寒執導,曹軍領銜主演的電影《后會無期》上映首日勢頭強勁,排片41.86%,全國排片36062場,居第一,并最終獲得8050萬元的票房。 這一成績雖不敵《小時代3》首日的1.1億元票房,但如果以文藝片來看,卻比章藝謀《歸來》首日3000萬元創造的國產文藝片首日票房紀錄翻了2倍多。 《后會無期》首日票房不敵《小時代3》并不意外,畢竟《小時代3》的首日排片達到44.31%,而《后會無期》只有41.86%。 該片零點場的票房約為400萬,這一成績僅次于《小時代1》、《小時代3》和《畫皮》,排在國產電影的第四位。 而且,首映日票房過7000萬的華語片,最終總票房最低也有4.8億。 此外,與《小時代3》受眾多為放暑假的在校學生不同,《后會無期》的受眾多為上班族,在非工作日上映能有如此高的票房,已令不少圈中人感到驚喜,并對該片的首周末票房抱有很大期待。 而據ume影城負責人曹詠透露,《后會無期》與其他電影在售賣方面最大的不同,是網絡購票比例占到了一半以上。 這是以往其他電影沒有的,此外他還透露有不少企業高管希望包場,感覺看這個電影的觀眾年齡覆蓋面更廣、整體素質更高。 《后會無期》上映一天之后,在網上的口碑要好于去年《小時代》上映時,更沒有出現有關價值觀高低的大討論。 演員姚晨第一時間發表了對《后會無期》的評價:“個人風格強烈,很韓寒。它更像是一篇隨筆,靈動飄逸。第一次執導,不落俗套,誠心誠意,足矣。” 對于《后會無期》如此牛逼的首日票房,不僅出品人于東,和導演韓寒感到激動,就連曹軍都覺得意外。 因為在此之前,連續上映的那部電影,也沒有一部首日票房能夠突破8000萬的,強如《西游降魔篇》這部電影,首日票房也才7000萬出頭。 不過,曹軍考慮到,郭小四的《小時代3》首日票房高達1.1億,好像《后會無期》首日的8000萬票房,也沒什么稀奇的。 此外,在口碑而言,《后會無期》于豆瓣、時光網及格瓦拉上分別獲得7.6、7.5及7.9的評分,在今年華語電影里可謂是名列前茅,足見票房的穩中有升,與口碑的持續推進是相輔相成的。 而影片插曲中出現了一首《女兒情》,許多觀眾也不禁將《后會無期》,解讀為“韓寒的現代版‘西游記’: “像是馬浩漢帶領江河、阿呂西天取經,領悟人生的真諦!” “江河是唐僧,馬浩漢是悟空,白龍馬換成了車,一路悲歡,終到西天,取得真經……” “這就是馬浩漢和江河的‘西游記’,邊走邊感悟,一次又一次的幽默,一次又一次的共鳴。” “一部屬于東極島青年的西游記,一路上見人撿人丟人,狀態百出。有笑有淚點,有黑有溫暖。最后浩漢成了謎,江河取得真經………” 總之,影片的旅程正如《西游記》般,每段遭遇和變故,都值得各種理解和思考。 至于另一個令觀眾幾番解讀的情節,則是影片開頭的視角由胡生引出,其后卻變成馬浩漢與江河。 對此,許多人都不禁疑問:胡生去了哪里?他的結局究竟如何?面對此謎,觀眾自然腦洞大開,有人認為胡生其實“象征著年少時單純執著的我們,走著走著就丟了”,更有人認為胡生“是韓寒的舊日之‘我’,胡生被消失顯露的是韓寒的自卑。 胡生被小島世界所禁錮、矮化,是新世紀以來劇烈的城鎮化運動中,迅速淪陷為卑微的“家鄉之人”。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