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人在囧途之泰囧》這部電影的票房,能夠突破10億大關,成為我國有史以來最賣座的國產電影,作為制片人和導演的曹軍,已經沒有什么遺憾了。 至于能否打破詹姆斯卡梅隆執導的《阿凡達》這部史詩級大片,曹軍心里多少是有想法的,但也不是特別強烈,并不強求一定要打破這個記錄。 能破當然最好,如果不能破,曹軍也不會覺得太過可惜,畢竟《阿凡達》這部電影,確實比《人在囧途之泰囧》強了很多,這點自知之明,曹軍還是有的。 事實上,當《人在囧途之泰囧》最終在歲末年初撞線10億,也讓絕大多數人都“囧”在原地:是的,它是不錯,可是,它真的好到與“國產電影史上最高票房”相匹配的地步了嗎? 至少在影片質量上,曹軍比誰都清楚,無論如何拔高,《人在囧途之泰囧》都僅能算是一部還算優秀的喜劇電影。 盡管有人用接地氣啊、精確地算計到每一個笑點啊、完美地借鑒好萊塢的喜劇模式啊……來解釋這個奇跡,但這些優點,幾年前《瘋狂的石頭》統統具備,并且均比今日之《人在囧途之泰囧》高明不止一個段位。 還有人說,這是觀眾對那種影評人奉旨夸人、主創藐視群眾智商情商的營銷模式作出的反擊——畢竟,《人在囧途之泰囧》與,曹軍執導的上一部票房黑馬《失戀33天》一樣,幾乎完全是靠營銷宣傳和草根口口相傳形成口碑效應,然后一發而不可收。 不過,還是那句話,《人在囧途之泰囧》這匹黑馬奔跑的速度,已經近乎奔逸,也難怪主演之一的許錚,都有點不勝錯愕:“它已經變成一個現象,這個現象跟曹導無關,也與我們兩位主角無關。” 確實,以任何藝術標準來考,都不足以充分解釋得通這個奇跡的誕生,或者,這個現象早已經溢出了電影乃至藝術的范疇。 對這樣一部紅火電影,華中大學教獸曉蘇,甚至公開表示:“《泰囧》是一部典型的‘三俗’電影,低俗、庸俗、媚俗!以電影為代表的華國文化產業,不能只是緊盯票房,而應該注重文化導向,注重提高老百姓的文化素質與品位。” 曉蘇還認為,文化產業最重要的使命,是提高國民的文化素質與欣賞水平,《泰囧》票房越高,問題越大,這樣的電影對于國民素質提高毫無意義,反倒會起到負面作用。 而曉蘇這番話,也獲得了不少網友的支持和贊同。 “《泰囧》確實挺俗的,垃圾電影!不知道為什么票房這么高?刷的吧?” “支持教授,《泰囧》真的很爛!” “垃圾曹軍!垃圾王寶強!垃圾許錚!垃圾黃博!統統都是垃圾!” “本片玷污了泰國文化與民風,褻瀆了泰國的宗教,宣傳了浪費水資源的行為,拍攝了濫殺保護動物眼鏡蛇的場景,鼓勵以暴力解決問題,是一部低俗的旅游宣傳片!”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