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名人榜制榜人指出:“除了明星的個人才華和機遇,愈發游刃有余的‘造星’機制,才是真正的奧秘所在。” 在創造財富的同時,明星開始通過公益慈善,完善自身品牌。 比如李連杰、黃小明、楊瀾、黃圣依和濮存昕等上榜名人,都已先后成立慈善專項基金,投身慈善已成明星自身發展的重要策略之一。 不過,曹軍并沒有像這些明星一樣,搞什么慈善基金,他覺得搞慈善基金太麻煩了,他怕好不好。 而是,如果有時間和精力,他更愿意自己花錢做好事,不想借助粉絲的力量和金錢,為自己博名聲。 當然了,曹軍也不否認,明星成立慈善基金,大多數情況下,都是利大于弊,對個人對社會,都有極大的好處。 一是稅收優惠。 國家是對公益慈善這塊有稅收優惠政策。 二是打造人設,這絕對是大家都知道的事啦,這是明星常用的技巧。 打造一個熱心公益的愛心人士,可以帶來流量和信任。 例如江一燕長期支教人設、飯冰冰帶病做公益等,其實打造人設無可厚非,真正落到實際地解決社會問題,這仍然是件好事。 三是社會責任感。 確實,看多了詐捐門、炒作事件,會質疑明星做公益的心不純粹。 不可否認的是,也有小部分明星,低調在做,僅僅是踐行自己作為一個公民的社會責任感。 四是帶來合作。 做公益,可以跟知名的企業家、強大資源方建立聯系和合作。 例如,有些明星為某個企業基金會的公益項目站臺,作為愛心大使,帶動粉絲捐款,那么該明星更有機會成為該基金會背后的企業合作,成為品牌代言人。 五是爭取曝光。 明星做公益,很容易獲得社會和媒體的好感,宣傳上更傾向于公益性事件。 而在鎮府層面上,也會更認可踐行社會責任的明星,給社會樹立了正面榜樣,傳播正能量。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