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趙準立即解釋道:“回太孫殿下,一窩蜂其實就是一種火箭,這種火箭是在火弩流星箭的基礎上研發而來的,只不過因為可以一次連射三十二支箭,數量超過火弩流星箭許多,加上其形如同蜂窩一般,所以被稱作一窩蜂,皇上靖難時,便曾使用過此等武器!” 這不就是后世多管火箭炮的原始版嗎? 朱瞻基聽到趙準解釋,臉上露出幾分古怪的表情,多管火箭炮這玩意兒在后世的作用可不小,特別是火箭炮配皮卡,這絕對是經典中的經典了。 造價低,靈活性高,威力還不俗,一度打得某國懷疑人生。 雖然皮卡這個時代還沒有,但是馬車還是不缺的。 想到這,朱瞻基就問道:“威力如何?” 趙準搖頭道:“因為增加了火箭數量,威力十分有限,但是用來震懾敵軍,卻是再恰當不過!” 朱瞻基聽了也忍不住搖了搖頭,明白這里面估計還是火藥的問題了。 這也是早期火器之所以不能徹底取代冷兵器的主要原因。 這個時代的火藥配方原始,火藥威力有限。 想要增加威力就必須增加火藥的用量,然而增加了火藥的用量,不僅裝彈時間會增長。 火器為了增加威力,體積相應的也會增大,重量提升,靈活性就會降低。 就像是這個“一窩蜂”火箭炮,其實也是很有意義的發明,但是就是因為火藥威力不足,火箭的威力也被減弱,殺傷力也降低了。 不然朱瞻基倒是覺得把這玩意兒結合一下后世火箭炮和皮卡的搭配模式,裝在馬車上,雖然會降低一些準頭,但是對于追擊戰,又或者是巷戰,這種武器絕對是個神器。 但是火藥這玩意兒朱瞻基也沒有好辦法,他能記住的火藥配方不多,其實也差不多是最原始的火藥配方了。 相比這個時代的火藥配方,未必能先進到哪兒去。 想到這些,朱瞻基覺得也沒了詢問下去的必要了,火藥威力的問題不解決,再好的想法,也全都是空談。 一旁的趙準倒不知道眼前這位太孫殿下的想法,見朱瞻基臉上失望,又立即有些忐忑的介紹了幾種威力不錯的火器。 單眼,雙眼,三眼的火銃,口徑不一的幾大將軍炮,甚至還有“傳說中”的“仙器”轟天雷,能夠在水面上三四尺高度飛行兩三里地,還能進行二次發射的二級火箭火龍出水,還有后世大型捆綁式運載火箭的老祖宗,神火飛鴉。 朱瞻基聽的也是大開眼界,不得不說,大明在火器的發明創造能力上,絕對是沒有絲毫含糊的。 不過缺點也是很明顯,除了火藥的本身,還有火器的材料也基本都是銅筑,或者干脆就是最原始的竹子,特別是火炮,也并沒有一直往大口徑上面去發展,反而是對各種輕便的小口徑炮有些情有獨鐘。 炮彈上也是多種多樣,鉛彈,石彈,鐵彈,但是就是沒有開花彈。 等到趙準差不多把大明現有裝備在軍隊中的火器全部介紹了一遍,看著已經有些口干舌燥的趙準,朱瞻基這才壓下心里繼續讓趙準給自己普及大明火器知識的沖動。 然后在懷里掏了掏,隨即掏出一張早就準備好的紙張遞了過去: “你看看這樣的火器,你們能制造嗎?” 趙準下意識的接過紙張,對于朱瞻基這位太孫殿下吩咐的事情不敢絲毫怠慢,連忙就認真的看了起來。 出現在他眼前的是一張畫著他十分熟悉的火銃設計圖紙。 大體的樣式和現在的單眼火銃看上去好像區別不大。 但是趙準卻在一些細節上,發現了很大的不同。 首先眼前的圖紙上,相比臃腫的單眼火銃,這個圖紙上的火銃,銃身更加細長, 而且也沒有了原本長長的把柄,看上去像是徹底放棄了近戰的能力。 要知道這個時代的火銃雖然屬于火器,但是其實是具有一定的近戰能力的。 長長的木質把柄,加上粗大的金屬銃身,這玩意兒近戰時,完全可以拿來當做一把鐵錘。 當然更重要的是趙準仔細的看了之后,并沒有發現任何火繩的存在。 “這種火槍……嗯,姑且把這種火銃稱之為火槍吧。” 朱瞻基看到趙準愣住,微微一頓,然后就解釋道: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