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朱高熾聲音小,朱瞻基聽的不是很清楚。 不過看到自家傻爹一臉傻笑,他也跟著笑了下。 他之所以把報紙分成三類,其實也有他自己的考量在里面。 人民日報也好,還是軍事月報也罷,這兩樣都是掛著皇家的名頭。 一個是政治需求,一個是軍事需求, 都是屬于官方層面的東西。 一言一行都代表著朝廷,代表著皇室。 有些東西就不能隨便刊登,必須嚴謹,實事求是,不能出現任何差錯,這樣才能豎立朝廷喉舌的權威性。 但是娛樂周報卻不同,這是民間的, 別看只是名義上的變化, 但是本質卻有了區別。 因為他不屬于官方,所以他不需要權威,同時,他也有了出錯的資格,甚至是可以不用為言行買賬負責。 這周報自家傻爹只看到了對那些正人君子的枷鎖,朱瞻基看到的卻是一大批不干不凈之人的身敗名裂。 想想后世各種娛樂新聞,把多少表面光鮮亮麗的明星拖下了神壇。 如果放到大明這個時代,想想又有多少人的屁股下面是干凈的? 這完全就是一把兵不血刃的利劍,指誰誰涼! 當然這把利劍也肯定不能輕易主動動用。 動用的多了,看報紙的人就會麻木,最好的作用其實還是痛打落水狗。 特別是一些類似李時勉這種的,明明沒有任何道理,卻要偏偏和你對著干,偏偏這人還不怕死, 大有一種你打死我就是成全我的意思。 這種人打死了,接著就給他上報, 直接讓其徹底身敗名裂。 而這里面的齷齪,皇家日報自然就不好報道的太過詳細, 最多也就是一句“李時勉殿前反復,被打入詔獄。” 太詳細了就會顯得朝廷或者朱瞻基本人有些陰險,狡詐之類的,有損形象,得不償失。 這也是朱高熾為什么會讓朱瞻基不去報道李時勉的原因,一但報道出來詳細的,李時勉雖然身敗名裂了,但是朱瞻基也多少會被濺到一些泥,不詳細報道,更是會引起一些爭議。 但是娛樂報卻是完全沒有問題,畢竟這只是民間的聲音,不具備權威性,完全可以像是編故事一樣的來報道,作為對官方報紙的補充,甚至可以加以細節上的修改,然后增加故事性。 如此一來,既能讓李時勉身敗名裂,對朱瞻基也沒有絲毫影響。 不過娛樂報都是后面的事情, 現在的事情卻是大明皇家人民日報。 隨著第一期報紙大量印刷出來,接下來的事情就是發行了。 當天下午,朱瞻基就把張懋叫了過來, 然后傍晚時分,一大群錦衣衛就開始傾巢而出,敲響了一個個家里窮困潦倒的人家大門。 第二天一早,應天城的大街小巷便突然多出了一群穿著小棉襖,背著特制小挎包的小蘿卜頭。 這些小羅卜頭們無一例外,年齡均是在十二三歲到十五六歲之間, 年齡不大,個頭不高,甚至有些營養不良,面黃肌瘦的。 一個個挎著的小挎包上印著一個大大的“皇”字。 顯眼,明目! “賣報了,賣報了,大明皇家人民日報,皇家刊發,朝政時事,民生地理,詩詞歌賦,一文錢一份,賣報,賣報了!” “賣報,十一月十七日,大明五十九代衍圣公孔縉,北上面圣,自此棄筆從戎,瓦剌蠻夷不盡,誓不卸甲,明軍威武,皇上威武,衍圣公威武,賣報,賣報了,大明皇家人民日報,一文錢一份!”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