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接下來又過了幾天,朱瞻基這幾天里一直在等消息。 第一個是關于沈文度的消息,畢竟新鹽雖然生產出來了,但是也是需要賣掉的,這就需要看沈文度這邊能召集多少富商了。 而另一邊他則在等自家三叔的消息。 按照時間算,就算是一路上慢慢悠悠的磨磨唧唧,這位三叔也絕對已經快到應天了才是。 然而朱瞻基從錦衣衛哪里得來的消息卻是,自家這位三叔這會兒居然才剛剛走出山西地界。 要是沒有夏原吉提醒,朱瞻基或許可能會以為這位三叔不想回來后就被關了小黑屋,所以才在路上墨跡。 但是有了夏原吉提醒,朱瞻基自然不會再這么去想。 所以現在的真像也就只有一個了,自家這位三叔絕對是已經早早地就回了應天城了。 說不定這會兒就正蹲在哪個角落里,悄悄地看著。 只不過這位三叔對錦衣衛十分了解,所以哪怕朱瞻基已經把這個消息告訴了張懋,但是現在張懋也還是沒有消息。 結束一天的上班打卡,朱瞻基回到太子府時,遇見了一個穿著飛魚服的錦衣衛代替張懋前來傳訊。 朱瞻基估摸著應該不是自家三叔有了消息,就是沈文度回來了。 算算日子,朱瞻基覺得后者的可能性應該更大一些。 想到這,他眼睛亮了下,心里的一塊大石頭也落了地,隨即不慌不忙的回到太子府,換了一身常服。 詔獄這邊,張懋和沈文度已經早早的在這里等待了。 相比之前在詔獄的時候,沈文度整個人看上去要精神了不少。 礙于老朱頭的規定,沈文度穿著倒不是很華麗,一身棉布的衣服,看不見半點絲綢等物。 “末將參見太孫!” “草民沈文度參見太孫!” ……… 朱瞻基對兩人點點頭,坐到上首的位置,坐好,看了一眼跪在地上的沈文度道:“聽說你最近表現得很好,應天已經有不少各地趕來的富商,特別是江南等地,富商巨賈不在少數!” 沈文度知道自己的一舉一動都不可能逃得過眼前這位皇太孫的視線,聞言老實的交代道: “草民不敢居功,此事全賴太孫殿下賜予草民的錦衣衛百戶令牌,那些富商巨賈才會對草民的話重視起來,不然即使草民本事再大,也是不可能憑借三言兩語就將他們說服的!” 朱瞻基聽到他的話,笑了下,道:“是你做的便是你做的,我這里向來賞罰分明,既然你已經將我吩咐事情辦好了,我自然也不會吝嗇獎賞。” 說著,朱瞻基看了一眼跪在地上,將腦袋都埋了下去的沈文度,微微沉凝了一下,才道: “這樣吧,以后你便在錦衣衛掛個名,算是一名錦衣衛的編外成員,地位等同于百戶,直接聽命于我,見到我以后也不用在自稱什么草民了!” 朱瞻基話落,跪在地上的沈文度有些激動的抬起頭看了一眼朱瞻基,不確定的道:“殿下的意思是草……不,屬下,屬下今后也是官身了?” 由不得沈文度不激動,大明開國以來,便講究重農抑商的政策。 甚至連商人穿衣方面都有明文規定,家中一但有人經商,全家都不可用綢、紗,只可用絹和棉布。 更不用說什么出士當官了,甚至連人都不會受到法律保護。 也就是朱棣上位后,隨著社會環境的一些變化,一些抑商的政策才有所松動。 不過即使如此,也只是微微有所松動,各地商人為了自保,更是形成了如同徽商、晉商、龍游商幫、洞庭商幫之類的商幫。 朱瞻基點了下頭,算是認可沈文度的話,沈文度辦事能力不錯。 有能力的人走到哪里自然都是吃香的,在朱瞻基這里自然也不會例外。 所以為了讓沈文度以后安心給自己辦事,朱瞻基也不會吝嗇一些隨手的賞賜。 一個錦衣衛的編外身份,這種東西就是他隨口的一句話的事情而已。 安排完了打賞,朱瞻基就說起了正事道:“這次的事情,具體的和我說說吧,我看看現在有多少家富商?” “屬下遵命!” 沈萬三得了獎勵,人也變得積極起來,聽到朱瞻基問就立即道: “屬下這次按照太孫的吩咐,一路由應天,經江西,入廣東,再至福建,最后繞道回到浙江,又由浙江至山東回到應天,一路經過五省,七十八地,會見各地富商一千二百余人,其中身家百萬銀兩以上者,五百四十人。” “按照太孫殿下要求,屬下一一與他們講明緣由,其中達到要求者有二百三十一人決定前來應天,剩下還有不達要求者,有三百九十六人。” 說完,沈文度又小心翼翼的看了一眼閉目沉思的朱瞻基,補充道: “另外,太孫殿下,屬下覺得那些身家不達要求的富商,其實也不應放棄,所以斗膽便將他們一起叫來了應天!”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