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然而朱瞻基的話落在朱高熾耳朵里,卻讓朱高熾有些懵,一臉擔心的看向自家兒子道:“兒子,你沒發(fā)燒吧?” 說著話,朱高熾還伸出手往朱瞻基額頭摸了過去。 朱瞻基翻了個白眼,躲開了朱高熾的小胖手。 他心里明白朱高熾為什么是這種反應(yīng)。 畢竟現(xiàn)在這個時間段,儒家學派一千多年的經(jīng)營,幾乎可以說已經(jīng)到了深入所有人骨髓的概念了。 在舉世都是儒學的時候,建立一個醫(yī)學院,儒家那群讀書人,可能立馬就會翻臉。 不過朱瞻基對此也不是很在意,儒家翻臉就翻臉吧! 現(xiàn)在的大明可不是明朝后期的時候,自家爺爺不一樣把天下讀書人的種子方孝儒誅了十族嘛。 但是事后,天下讀書人不一樣該科舉還是科舉,該當官的一樣當官。 歷史就是這樣,骨氣最硬的是讀書人,同樣最先跪下的也是讀書人。 如果不趁著現(xiàn)在還能借用自家爺爺?shù)耐兀岩恍┠苻k的事情趕緊辦了,朱瞻基估計在拖幾年,一但沒了朱棣的威懾,他再想辦個什么事情,就更麻煩了。 不過看到朱高熾的反應(yīng),朱瞻基想想還是懶得讓這傻爹擔心,就把這話換了一個意思,道: “我就建一個小學院,專門培養(yǎng)一些給朝中大臣們看病的郎中,你不是說靖難的老人都老了嘛,你看,如果我培養(yǎng)一些和御醫(yī)們差不多本事的郎中出來,到時候朝中上了年紀的大臣們,不管他們有病沒病,都安排一個郎中跟在身邊隨時照顧著他們的身體,這可是善事啊,咋到你嘴里就成了我發(fā)燒了?” “只是這樣?” 朱高熾聞言有些心動,如果真的像朱瞻基說的這樣,這的確是善事,但是同時他又感覺朱瞻基這個醫(yī)學院應(yīng)該不會像朱瞻基說的那么簡單。 總之他就是覺得朱瞻基在忽悠他,但是偏偏他又沒有證據(jù)! “自然就是這樣子,不然我還能怎么樣?難不成我能讓一群治病救人的郎中去參加科舉?” 朱瞻基眼皮都不眨一下就道。 也就是他現(xiàn)在沒錢,等到他有了錢,他自然就不用在意那些讀書人對朝廷的影響了。 別人反對別人的,到時候他又不用朝廷一毛錢。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