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我叫王敏之,出自太原王氏,我父親是宋驍騎將軍王肅,有人說我父親是叛徒,有人說我父親茍活于世,有人說我父親是負(fù)心漢,但無論如何,我都始終相信我父親一定是一個英雄,更不會辜負(fù)我的母親。 他絕不是那樣的人。 自我記事起,父親和母親一直很恩愛,每回母親生氣,父親便會去城外采花送給母親,寫詩送母親。 “春風(fēng)十里近來遲,緣是寒花莫待枝。” “十里秦淮又如何,不及華容一支歌?!? ..... 每次母親想吃什么了,父親都會千方百計的買回來,親自下廚,因此學(xué)得了一門好廚藝。 而我每次想吃什么,父親都是一腳把我踢開,讓我滾。 我父親不但武藝出眾,文采也很好,有詩魁之稱,每一首詩,都被許多人傳頌。 據(jù)父親說,當(dāng)年在洛陽桃山,母親就是看重了父親的文采,所以才會主動追求的父親。 雖然,那時候我還小,但我卻是不相信的。 后來聽謝禮舅舅說,是我父親死皮賴臉,追求我母親的。 謝禮舅舅還說我父親為了追求我母親,曾連夜乘船去會稽,在錢塘江船沉了,幾個人差點(diǎn)被淹死了。 母親對我很嚴(yán)厲,教蒙學(xué)時,我還很小,不愿意學(xué),父親就偷著帶我出去玩,然后被母親知道了,罰我們倆對著院墻面壁。 母親時常教導(dǎo)我文可安邦定國。 父親就說百無一用是書生,偷偷教我騎馬射箭,說要以衛(wèi)青、霍去病為榜樣。 然后,他們倆就開始吵架了,這時祖母就會過來罵我父親,祖父則是在一旁不敢作聲,最后父親開始認(rèn)慫,哄母親開心。 元嘉七年,那年我九歲,還不怎么懂事,記得新年剛過不久,朝廷要過江北伐。 臨行前一晚,父親親自下廚做了好多菜,全都是我,母親,祖父,祖母愛吃的菜肴。 我吃了許多,但母親,祖母,祖父卻是吃的很少,祖母看著父親就流淚了,被祖父攙著回去休息,而母親則是呆呆坐了許久,手中的筷子一直未曾提起過。 我知道母親是擔(dān)心父親,他們一定有許多話要說,于是,我早早的回了房里。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