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經略漕運-《朕即大宋》
第(1/3)頁
大宋這次北伐能取得目前這份戰果,毫無疑問主要要歸功于河北宣撫使宗澤。
他率領的中路軍在戰略上為大宋三路北伐取得了截止目前的所有關鍵優勢。
當然這也得益于趙桓的選賢任能,給予了宗澤充分的信任。
歷史上這位老臣在一片混亂的情況下接手了一窮二白的東京留守司,只用了很短的時間便重整軍心,甚至在第三次開封會戰中戰勝了金國頂級名將粘罕。
如今有大宋朝廷的全力支持,他收拾個金兀術,自然是手到擒來。
另一方面, 大宋能有這么大戰果,則必須感謝大宋第一國際友人,大宋戰略優勢的最大締造者,金國四太子金兀術。
雖然金兀術在東路戰場上覆滅了東路軍,取得了戰術上的輝煌大勝。
但在這場兩國動用軍隊近三十萬的大戰中,他負責的河北戰場在戰略上完完全全是全面落入下風。
在舉十萬眾, 決勝數千里的宏觀層面,他太過稚嫩, 被大宋名將宗澤完全牽著鼻子走。
要知道, 金國發起這場戰爭的最初目的可不是要守住燕云一線,而是南下進攻大宋,是為了全方位的開疆拓土,攻城略地!
可是戰爭打倒現在,已經完全被金兀術打成了四處救火,疲于應對,顧此失彼。
在開戰之初,他就找不到節奏。不知道該重點進攻何處,又該精兵防守哪處要地。
金軍的騎兵優勢在他手中完全被浪費,一點作用也未能發揮。
他腦袋里似乎就只有一個想法,不顧一切,擊潰宋軍主力。以至于莽撞的用重騎兵沖擊宋軍堂堂之陣。
將金軍的虛弱完完全全暴露在了宋軍眼前。
若非東路軍犯了宋軍常見的失誤,大勝后輕敵大意,莽撞追擊導致大敗。
河北戰場的金軍就是完完全全的無頭蒼蠅,四處亂撞,最終被困死在一隅。
除了將領的能力之外,最重要的則是大宋逐漸強盛的軍事實力。
河北戰場, 大宋君臣有底氣從防御戰事變成北伐戰事,完全是因為宋軍在絕對實力上要占據優勢。
宋軍齊裝滿員的十余萬軍隊開赴進河北,大軍完全是憑實力在向北平推。金軍的軍事實力就是擋不住這十幾萬大軍。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