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女官與官妓-《朕即大宋》
第(1/3)頁
在安撫了士卒之后,趙桓在南京城設宴款待了這次叛亂中撥亂反正的幾位功臣。
排在首位的是韓世忠,他是占了妾氏梁紅玉的光。他自己率主力出城投降,妾氏梁紅玉奪城有功,功勛都堆到了他身上。
其次是楊存中,他也參與奪城,且抓住了范訥。
第三位則是趙桓的老熟人了, 王德。他就是劉光世麾下撥亂反正的那支軍隊的主將。
這可是一位猛人,作戰悍勇,殺人如麻,歷史上為劉光世麾下第一猛將,官至清遠軍節度使,封隴西郡開國公。
但如今他歸屬劉光世的時間并不長,到南京后才被調到劉光世麾下,上下級關系尚不足一個月。
而他與趙桓, 那關系就非常親近了。
他王德的外號“王夜叉”就是趙桓前身賜給他的, 距今時間不足一年。
當時金人入侵,王德率十六命騎兵直入隆德府治,活捉金軍委任的太守姚太師。敵軍前往攔截,王德手殺數十人,敵軍驚恐,無人敢再上前。
宋軍獻俘虜姚太師于東京,趙桓前身聞王德夜叉之名,自適時起,天下遂呼王德為“王夜叉”。
有這層關系,倒退回魏晉時代,趙桓就是王德的舉主。
當然,在大宋沒有了“主公”、“明公”一類的關系,門閥世家被統統掃進歷史塵埃。
王德能效忠的只有大宋皇室, 要么趙桓、要么趙構,王德用腳投票也知道該怎么選。
第四位卻不是一位武將,而是一位文臣, 為江淮發運判官,向子諲(yin)。
他不僅僅是一位歷史名臣, 被譽為“宏才偉績,精忠大節”,更重要的是他是神宗欽圣憲肅皇后的再從子。
也不知道趙宋皇室是有什么毒性,凡是跟趙桓沾親帶故的,哪怕沒有血緣關系,骨氣都不怎么樣。
雖然這位江淮發運判官,才能還可以,品德也算清正廉潔,像是士大夫中的一股清流。但膽氣著實一般,見到王師圍城,嚇得腿都軟了。城中響起“誅兇討逆”喊殺聲的那一刻,他就果斷投降。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