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京畿轉運-《朕即大宋》
第(1/3)頁
梅執禮是宰相,沉浮官場多年,深刻了解人心。向趙桓分析道:“康王在國難之時受封兵馬大元帥,理應振奮忠義,勤王紓難。但他不顧一切,怯懦畏戰,率三軍藉藉而迂路, 鐵案如山,天下人都能看清。康王此時恐怕也是心懷憂懼。”
趙桓點頭,趙構現在跟范訥、趙野是同病相憐。這幾個人都是執掌重兵,結果在國難時罔顧君恩,按兵不動,坐壁上觀。任憑東京城、大宋朝廷慘遭金人鐵騎蹂躪。
王朝末年諸侯坐視朝廷覆滅,擁兵割據一方,本不是什么新鮮事。歷史上這些人也賭對了。
沖突只在于趙桓守住了東京,他們不得不面對朝廷的清算。
但趙桓雖然剛烈卻不莽撞,知道顧全大局。南京已經有了叛亂跡象,河北不能再叛。
于是趙桓克制了立即處死趙構的沖動,反而下令嘉獎安撫,吩咐道:“下發詔令,昭告天下,兵馬大元帥、康王趙構,于國難時忠義奮發,統合義軍,挫敵銳氣,屢破金軍,于國有功,為國柱石,封其為魏王,賜銀三十萬兩。”
梅執禮面色凝重,問道:“官家是擔憂康王與范使相、趙總管糾合一處?”
雖說趙構歷史上就是在南京登基稱帝的,但趙桓覺得這三人目前來看很難捆到一處。趙構的身份太尷尬,他既是皇子,又是兵馬大元帥, 他去了南京會很容易奪走范訥與趙野的兵權。
如果范訥、趙野沒有改朝換代的野心,就不會允許發生這種情況。
而就憑他們小貓三兩只,顯然不具備改朝換代的能力。除非有一個非常強大的助力,以無比強大的能力,推著他們狂飆猛進,才有可能將大宋改換天地。
思索著,趙桓腦海中依稀有道閃光一閃而過,但可惜還是沒能想出那個關鍵一環是什么。怎么看,這三個軟骨頭也沒能力與朝廷抗爭到底。
趙桓說道:“朕只是想先將康王召回京城,無論如何,先解除這個隱患。”
至于日后是否隨便找個接口對他清算,就看趙桓臉厚心黑的程度了。
梅執禮贊同道:“先解除康王兵權乃是穩妥之舉。先賞功,后議過。”
朝廷畢竟還沒有找到趙構,一切都是預想,這只是作最壞打算。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日照市|
九江市|
黔西县|
孝昌县|
红桥区|
和平区|
革吉县|
扎兰屯市|
定日县|
东安县|
寿阳县|
霍山县|
开江县|
洛隆县|
秀山|
阿拉善左旗|
开封县|
祥云县|
聂拉木县|
元谋县|
专栏|
怀柔区|
五原县|
泗阳县|
阿克|
克拉玛依市|
灵丘县|
临西县|
昌乐县|
阿拉善左旗|
祁连县|
石首市|
通河县|
太白县|
洞头县|
内江市|
濉溪县|
青龙|
桂林市|
锦屏县|
大丰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