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3章 動員-《三國騎砍》
第(3/3)頁
正廳側門通向側廳,廖立又走出側廳外的走廊下時,一名衛尉卿下屬的軍吏已在此等候。
見廖立出來,用廖立感到親切的武陵口音施禮:“左都候劉淳奉命前來,聽候廖公調遣。”
衛尉卿夏侯蘭,官正二品卿位;衛尉衙署結構簡單,有正五品衛尉丞、宮門司馬、掖門司馬;之下有六品北宮衛士令、南宮衛士令、公車司馬令、左都候、右都侯。
左右都侯,就是衛尉衙署內的機動兵力。
衛尉衙署結構簡單,是因為都城附近的駐軍被衛將軍分走;同時還有一個城門校尉也分走了權柄;就連執金吾,也分走了城內各都亭的亭卒管理權。
成熟的都城衛戍體系就這樣,職權分割的支離破碎。
有兵權的衛將軍被城門校尉堵在城外,城內衛尉卿負責宮城防務,卻無法干涉各都亭的治安力量,也就無法越過執金吾動員城中丁壯。
執金吾看似權重,但一切都需要授權;要知道,城內各都亭的治安力量是受執金吾、江都尹聯合管理。
同時江都有中部都尉、北部都尉、西部都尉;江都之下還有個惡貫滿盈的京城附郭的江陵縣,江陵縣有北部縣尉、南部縣尉。這些都會分割都城的武裝力量;再加上各宮鉤盾令所執掌的禁衛武裝。
因此目前江都城,武裝力量最少有衛尉、衛將軍、執金吾、城門校尉、江都尹、江陵縣、鉤盾令七個職權機構分別掌控某一部分。
這種分割,還是把司隸校尉排除在外的分配方式。
等朝廷遷到雒都,那位司隸校尉李嚴正在雒都等著朝廷上下……到時候朝中上下官吏自然會清楚先帝為什么不愿意設立司隸校尉。
這真的是一個先斬后奏、先抓人再找證據的極權機構。
綜合了御史臺檢舉之權、廷尉府審判之權……比之大朙錦衣衛,還要過分。
大朙錦衣衛出動干活,還要拿六科里刑科給事中開具的駕貼才能合法拿人。
而司隸校尉,不需要那么復雜。覺得你有問題,你需要學習改造,直接就能緝拿你。
靈帝時期,司隸校尉陽球之權重,差點逼死十常侍。
此刻,江都城中的各類官方合法的武裝力量都已經開始動員。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