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606章 對答-《三國騎砍》


    第(2/3)頁

    關姬設宴招待,魏延面容比見田信時又瘦了一圈,精神焦慮講述穿越武關道時的驚險一幕:“過藍田關要至上雒城時,突逢山雨,丹水支流上漲洶涌,原本不過四五丈寬,經蔓延十余丈。足足等了三天,洪水才消退,得以乘船渡河。”

    現在武關道已經被密集雨水封鎖,山區城邑所在河谷平原,說是一天一場雨也不為過。

    整個丹水持續暴漲,隱隱達到五年前的水準,幾次洪峰與漢水北岸的新舊堤岸持平。

    所以秋季的丹水匯入漢水的河口,被稱之為丹江口實屬名至實歸,不慘一點假。

    關姬耐心聆聽魏延講述沿途的見聞,魏延和關羽一樣,是喜歡講故事、自夸的人;也是在自己人面前,如果是外人當年,那就是一副倨傲、孤僻、生人勿近的寡淡模樣。

    魏延又帶著一點好奇詢問:“我聞峴首山上觀星樓里有許多神異之事,可先帝又有詔令,不許六百石以上官吏前往觀星樓探查。究竟是何事,會如此神異?”

    “這……叔父還是不去為好。”

    關姬犯了難處,就比喻說:“夫君曾說少年人如赤紅熱鐵,頗多韌性,可鍛打成型,能千變萬化;而壯年、中年、老年之人,就如脆鐵、陶瓷器皿,已然成型,毫無韌性受不得外力沖擊。”

    見魏延一雙明朗的眼眸在思索,一副躍躍欲試的模樣,關姬頗感無奈。

    只能換話題說:“關中之事,阿信心中置氣,實不該為難叔父。至如今,叔父受氣冒險走武關道而來,又會令父親為難、惱怒。只是父親年歲漸高,還望叔父至江都陳述關中變故時,能斟酌言語。”

    “自是應該如此,別說孝先,就是某家突聞此事時,也是怒不可遏。如今費祎受死,董允出逃益州,也不知丞相會如何處理。”

    魏延一口答應,調侃一句諸葛亮,端酒自酌,欲詢問:“非是我無事生非,有一事實在不解。”

    關姬示意婢女為魏延斟酒,坦然做笑:“叔父有何不解,盡管發問。叔父此去江都,還要請托叔父勸慰父親,自該讓叔父知曉前后因由,以免延誤正事。”

    “好。”

    魏延忍不住又飲一杯酒,皺著眉頭:“孫氏無德理應廢黜,朝中上下皆以為孝先之妹賢德,為何斷然拒絕,使朝里朝外大亂?”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