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當為太子 甘為利劍-《諸天我為帝》
第(1/3)頁
“擴兒,你變了!”
孝宗并不知道顧承發現了什么,他看著這個三年未見的孫兒,臉上也是十分驚異。
他是極不喜歡趙擴的懦弱無能的,認為皇位不能交托到這種人手中,所以當內侍通報嘉王要來請安時,險些以為耳聾聽錯。
沒想到趙擴真的來了,而且一入殿就是龍行虎步,英氣逼人,行至眼前,更有一股淵渟岳峙的非凡氣度。
“莫不是金玉其外?”
不過惡感一旦形成,想要改變可不是那么容易的,所以孝宗很快開始考校。
顧承對答如流,對廟堂時局,政事處理,侃侃而談。
他在仙武三國時,本就是作為太子培養,得了大儒教導,來到大宋又有黃裳半年毫無保留地傳授,再加上來自于后世的先知先覺,若是不能發表一些真知灼見,那才叫奇怪。
孝宗越聽越驚,越聽越喜,最后干脆起身,來到顧承身前,盯著他道:“那你對于北伐攻金,復我河山,有什么見解?”
孝宗一生唯一的污點,或許就是不聽大臣勸解,執意北伐,最后雖未戰敗,卻被逼和,還簽下了恥辱的條約。
所以主戰派的孝宗問出這個問題,已是最后的考驗。
顧承沉默下來,片刻后反問道:“皇祖父認為我大宋軍力,比之唐時如何?”
孝宗眉頭一揚,毫不遲疑答道:“自然強之!”
別覺得這話好笑。
在后世看來,唐強宋弱似乎是一個根深蒂固的觀念,畢竟宋朝重文輕武,可真正翻開史書,兩朝對比,就能發現唐朝對外戰爭勝的少,敗的多,反倒是宋朝勝的多,敗的少。
為什么會這樣呢?
其實很簡單,唐朝的戰事,三攻高麗,滅之,反擊突厥,滅之,過程雖然曲折,但結果都是勝利的,并且為后世子孫剪除了大患。
反觀宋朝,綜合的軍事力量真的比唐朝強,畢竟發展了幾百年,科技領先,并且吸取了唐朝安史之亂的教訓,改革了制度,禁軍更是時刻保持著戰斗力。
可為什么縱觀大宋南北兩朝,那么慘呢?
因為他們缺乏戰略決策,導致了平時可以勝,一到歷史轉折性的關鍵戰爭,就敗得慘不忍睹。
唐是敗在一時,贏在最后,先發制人,把周邊潛在危險一個個解決;宋是贏在一時,敗在最后,被動迎戰,勝了也得不到多大好處,敗了就是簽訂各種屈辱條約。
兩下一比,高下立判。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迁西县|
河津市|
友谊县|
华安县|
漳州市|
大城县|
沙河市|
阿拉善右旗|
阿合奇县|
将乐县|
西华县|
罗城|
尚志市|
黔西|
石林|
韶山市|
海南省|
阿荣旗|
大邑县|
新邵县|
边坝县|
新余市|
花垣县|
泊头市|
公主岭市|
南陵县|
安远县|
来宾市|
安仁县|
冀州市|
蒲城县|
山东省|
五华县|
津南区|
巫山县|
宁海县|
旺苍县|
晋城|
宁国市|
神农架林区|
宁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