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一開始為了適應“和尚種田就變強系統”,為了壽命,為了活下去,江濤不得不繼續做和尚,同時還要種田。 原本是裝和尚的,尤其是在無憂小和尚這個小孩子面前,裝得有些假大空,假高深……為的,就是不想把小孩子帶壞。 剛開始,江濤都覺得自己這個和尚太假。 不過,裝著,裝著,江濤現在都習以為常,假的也快成真的了。 這種變化,江濤本人有察覺,他思考過,猜想:一方面是習以為常,一方面多半是系統的影響,特別日常修煉的靜心經,菩提心法,江濤逐漸從中領悟了一些道理。 “前世,除了結婚生娃,其他都都經歷過了……若是一直需要系統來延壽,做個和尚為沒什么。” 如今,江濤也看來了許多。 而且,如今江濤已經習慣了在靜心寺的生活,他是個比較“隨遇而安”的人。現在最大的追求,就是努力活下去,獲得多的壽命。 此行雖然冒險,但江濤愿意一試。不過,他也惜命,做好了準備,步步為營,小心行事。萬一遇到性命危險,就先跑,保命最重要。 “這身行頭,還不錯。” 此時的江濤,一身新的僧袍,背著包袱,手中拿著鐵棍,頭上帶著斗笠,另外一只手做著佛禮手勢……很有畫面感。 離開帽兒山,前往通幽域的霧氣中,最短距離近百公里。 但那是直徑距離,中間有山谷河流,叢林湖泊等等,不可能走直徑。 而且,前去的路,除了朝廷才開辟出來的,其他可以說是沒有路存在。 敢去霧氣中的,也就是為數不多的修行者,人少,也走不出“路”來。 帽兒山距離通幽域出口有八九里遠,有條山路過去。江濤先要到出口,然后走朝廷開辟的路前往通幽域霧氣中,才是最好,最快的方式。 江濤沒有跑,但走得也不慢。一早出發,他打算天黑前到達霧氣外面,然后休息一晚,第二天進入霧氣中。 “靜心大師,你這是前往通幽城嗎?” 路上,遇到了三清觀的弟子,好像是前往通幽城的。 “阿彌陀佛,老衲是前往其他地方。” 江濤沒有說明。 越靠近通幽域出口,見到的人越多。 但絕大部分人都沒見過江濤本人,即使江濤現在的名氣不小。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