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大王,以魏國現(xiàn)在的力量,只能守一座大梁城,其它的城池,我們守不了。”魏庸道。 “你是說?”魏王增在魏庸的話中想到了一種可能,額頭上不由滲出了細微的汗珠,那樣的決定,太難了。 “大王,眼下的情況,我們只能將全國的力量集中到大梁來,在大梁城下與秦軍決戰(zhàn),至于其它的城池,我們完全可以不管,只要能夠保住大梁,魏國就不會亡,若是大梁不再了,即使其它的城池都能保下,魏國也會不復存在。”魏庸說道。 “如果不是孤還了解司空的為人的話,僅僅只是你方才所說的,孤就有足夠的理由懷疑你是秦國的間諜。”魏王增語氣森然地說道。 “大王,臣所作的這一切都是為了魏國,若是大王因此對臣有所誤會,臣愿意承擔因大王誤會所產生的一切后果。”魏庸面對一臉殺氣的魏王增,卻是面不改色,一副鐵骨錚錚一心為國的樣子。 “司空放心,孤又不是昏君,你是否是真的在為孤與魏國謀劃,孤還是能夠分的清的,以魏國現(xiàn)在的兵力,卻是不適合分兵把守多座城池了,只能集中力量于大梁,借助大梁城抵抗秦軍,如此,我魏國方有一線生機。”魏王增道。 “只不過,還有一個問題,自五年前開始,秦國就對魏國進行了封鎖,使得魏國上下的戰(zhàn)爭物資奇缺,僅僅只是魏國本土的出產,窮盡數(shù)年之功,也不過組建起五六萬的魏武卒,還有五六萬人雖然也經過了足夠的訓練,可為精兵,但連武器都不能齊備,這個問題在秦軍進攻之前,必須得到解決,如此才能增加我們成功抵御秦軍進攻的勝算。”魏王增繼續(xù)道。 在過去的五年之中,秦國上下可不是只知道修建馳道,種糧練兵的。 秦國雖然沒有再對諸國發(fā)動直接形式的戰(zhàn)爭,但除了直接形式的戰(zhàn)爭之外,秦國卻用出了說有手段對趙、魏、楚三國進行削弱。 比如戰(zhàn)爭物資的禁運。 在秦國的封鎖之下,魏國可謂是最慘的,魏國如今只剩下一郡之地,所屬地生產的糧食倒是足夠,人口倒也重組,但是戰(zhàn)馬,打造兵器的金屬,制作戰(zhàn)甲的皮革,制造弓箭的獸筋,這些東西,魏國卻是奇缺。 曾經的魏國,金屬多從韓國進口,南陽郡可是中原地區(qū)最大的煉鐵場。戰(zhàn)馬、皮革、獸筋之類的東西,則多從趙國進口,但在趙國失去了北境之后,這些東西連趙國自己都缺少,又怎么可能賣與魏國。 更何況,在秦國立下東郡之后,趙、魏兩國就被完全隔開了,即使趙國想賣這些東西,也沒有渠道,至于繞道齊國,那可算了吧,誰不知道,在齊國,秦王才是無冕之王。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