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魏續感激地看了臧霸一眼,默默地點了點頭。 呂布松了松拳腳,渾身發出嗶嗶啵啵的聲音。 “沒有具體的指令,那就是最好的指令!” 眾將疑惑地看向呂布。 呂布冷冷一笑道:“我久不居北地,恐怕當初在我腳下臣服的那些外族,已經是忘記了飛將之名了吧!” “奉先,你是要!”張遼雙眼放光。 “哼,既然主公那邊沒有具體指令,那正好,正是我們大展拳腳,把這些外族打疼打服的機會!” “諸位,可要好好把握這個機會啊!” 呂布渾身的氣勢沒有半分收斂地向外張揚,眾人驚駭之時,才意識到面前這位,如今是有多強。 反叛死去的郝萌、侯成,要見識到現在這樣一改往日慵懶,霸主氣勢展露無遺的呂布的話,不知道還會不會有反叛之心! “奉先,你說吧,要我們怎么做!”張遼摩拳擦掌,顯然已經是按捺不住了! “簡單,由我親自率軍,正面擊潰敵方大軍,再由文遠你率領你的一營兵馬,繞后堵截,力求在?水之南,盡滅敵軍,不可讓其渡河北上,再起紛爭!” 張遼瞳孔一縮。 呂布俯身望去,不悅道:“怎么?憑你那一營兵馬,不足以斷敵后路?那要不要我派宣高……” “不用!保證完成任務!”張遼拳頭敲在胸膛上砰砰作響,篤定道。 呂布嘴角露出一抹笑容:“好,那就按照我的想法行事!” 在呂布的軍中,不需要有其他人發表任何意見,其他人在軍事上也會百分百地相信呂布的決策。 因為,他是戰無不勝的飛將軍! 額,也不盡然,遇到秦耀之后,呂布也有很多次被搞的灰頭土臉,但這絲毫不影響呂布在軍中的威嚴。 他把截斷敵軍退路的重擔交給張遼,自然也有著他慎重的考慮! 張遼的親屬部隊只有一營。 大漢軍制為部曲制,分別為: 五人為一伍,指揮官為伍長; 十人為一什,指揮官為什長; 五十人為一隊,指揮官為督伯; 百人為一屯,指揮官為百人長,也就是經常提到的百夫長; 五百人為一曲,指揮官為軍侯; 千人為一部,或是一營,指揮官為都尉; 若干部為一軍,軍一級的作戰單位不常設,一般按照作戰時的需求臨時調配。 但如今天下大亂,皇綱失御,眾多諸侯手中皆是掌握自己的兵力,而非效力于皇室,故軍一級的單位開始增多。 如董卓的飛熊軍、呂布的并州軍、趙云的背嵬軍等…… 軍由部組成,而一部或者說是一營,才是每個主將固定的部曲。 等級越往上的軍制,則人數越不固定,比如說一部人馬,按制度是一千人,但通常沒有滿配,人數浮動在七百到一千不等! 如高順統率的八百陷陣營則為一部。 同樣的,張遼手底下,也統率了一部人馬,和高順一樣,也是八百之數。 而這支人馬的來頭可不小,乃是當初丁原入京,坐上執金吾一職后掌管的效力于皇帝的虎賁軍! 呂布轉投董卓之后,虎賁軍被打散,只留下了一營兵力繼續交給呂布掌管。 呂布則將這裝備最精良,戰力最強大的八百虎賁營,交由自己最看重的張遼掌管! 按照原史上而言,呂布自白門樓之變被殺后,張遼投靠曹操,曹操為表信賴,依舊將這支虎賁營交給張遼打理。 這也造就了張遼后來的一個神級戰績。 八百虎賁踏江去,十萬吳兵喪膽還! 歷史上威震逍遙津的八百虎賁,正是如今張遼麾下的這一營人馬! 相比原史上那百戰之士組成的八百虎賁,如今張遼手底下的虎賁營,有過之而無不及! 因為,這支虎賁營,是張遼在盡學了秦耀傳授的形意槍法之后,悉心教導出來的兵馬! 在涼州戰場上,已經大放異彩。 敗退馬騰、韓遂叛軍之后,呂布有意讓張遼將形意槍法推廣全軍,但張遼卻記得當初秦耀的交代,非足信之人,不可授此槍法! 故,除了臧霸來請教一二,推廣到自己的本部兵馬之外,其余并州軍,尚未普及這一槍法! 這也導致了,除了呂布的衛戍部隊之外,張遼麾下的八百虎賁,是實實在在的并州軍中的最強一營! 呂布安排張遼斷其后路,除了知道八百虎賁的戰力之外,重要的一點是,他要讓張遼建立功勛,成為繼他之后,并州系的第二號人物。 張遼剛剛出神,正是因為他理解到了呂布的這一層意思! 沒有人敢有異議,張遼奉命領軍繞道而去。 而呂布也是身披甲胄,帶領著剩余五將,以及麾下還有的六營人馬,浩浩湯湯朝著栗籍骨都侯大軍而去。 并州軍,原本由十部組成。 分別為高順的陷陣營,張遼的虎賁營,呂布的親衛營,臧霸的泰山營,以及剩下的郝萌、曹性、侯成、成廉、魏續、宋憲的六營兵力。 其中,騎兵居多,是當初丁原的嫡系部隊。 但在長安一戰后,郝萌、侯成被誅,其兩營部曲被打散,剩余兵馬分入其他諸將手中。 高順的陷陣營被秦耀調走。 故呂布手下,還掌握有七營滿配兵力。 之前對外宣稱的萬人并州軍,如今真實的人數是在七千人! 張遼帶領一營離開后,呂布的兵力則縮減為六千人! 對上的,是栗籍骨都侯本部的一萬兵馬,以及加上烏丸派來援助的五千兵馬! 兵力差,達到了1:2.5! “大人,對方的人馬,動了!” 在呂布率軍從四縣出發,踏足到劇陽縣往北與?水之間的開闊地時,便有探子報到了栗籍骨都侯那邊。 栗籍骨都侯聞言,眉頭稍稍一皺,望向旁邊問到:“雁門關那邊,可有軍報傳來?” “秉大人,雁門關那邊已經三日未曾來報,不過以西線兩位大人合共三萬的兵力,想來拿下雁門關,應該不是什么難事吧!” 栗籍骨都侯不語,他可沒有像手下那樣樂觀。 因為他雖為匈奴一部的大人,但一直屯聚在代郡,而代郡,烏丸勢力非常龐大,壓的他匈奴人都喘不上氣來。 加之代郡太守王澤以幽州牧劉虞馬首是瞻,恪守其對烏丸各部懷柔的準則,代郡一帶,烏丸各部肆意妄為! 但即使是這么強大的烏丸勢力,當初在王柔兒子王機的帶領下,數萬大軍西出代郡,討伐雁門郡,終是一敗涂地,逃回者僅為百一! 而打敗如此強大的烏丸軍隊的,正是太原尹劉備! 加之后來徐庶火燒陰館,黃敘水淹三軍,可以說,對劉備軍最畏懼的,莫過于他這個栗籍骨都侯了! 導致的結果就是,這次匈奴王庭下達死命令后,栗籍骨都侯考慮再三,直到烏丸和王澤雙方派人跟他接洽,給其援軍,助其軍糧,才讓栗籍骨都侯下定決心出代郡,進駐到了平城、白登山一帶……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