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還是觸怒了其他忠于大漢臣子,都會受到排擠! 唯有秦耀,敢于直言! 劉備越聽越是這么個道理:“漢明思索之深,兼顧左右,我原先還有其不體諒我的失落之感,被公達這么一解釋,我反倒覺得是愧對他的用意了!” “漢明之才,我等不如也!”荀攸由衷道。 “這九字真言,既是解了主公的心結,更是我等未來的大方向部署,我等雖不及漢明之才,但也愿助主公成就大業,區區晉陽一地的王爵,主公何惜哉,待到主公掌握整個并州,來時于大殿之上面見皇帝,求封晉王,也不為過也!” 難得,做事穩重中正的荀攸也學會了給自己老板畫餅! 秦耀要是在的話,會直呼內行。 誰說三國第一pua是我家劉大大?我看荀公達就很有潛力嘛! 這下子,不僅是胸有大志的劉備被這番話感染,本還有所芥蒂的關羽張飛他們也喜不自禁。 “是俺著眼了,的確,區區一個晉陽,算個什么玩意,大哥,你等著,俺老張今后不僅要替你平了并州,你說看上哪個州,俺老張就替你打哪個州,一個州不夠,就打十個,我看小皇帝到時候給你封個什么王好!” 被張飛這么一打岔,滿堂哄笑,不同于之前,這次是劉備上下皆是歡心大笑。 “行,此事了結,但那賈詡,的確惡毒,若非諸位極力相勸,險些著了他的道,帳下文武聽令,接下來,高筑墻,廣積糧,待到時事變動,兵發南匈奴,替大漢平定疆土!” “諾!” …… 匆匆一月過去,整個晉陽城,在如今文武齊心的情況下,大搞發展,除了荊遠的那張建設藍圖近乎成形之外,整個晉陽城也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道路寬敞無比,鋪就秦耀工廠產出的水泥,能一下子通過六七輛馬車都不過分,而荊遠更是按照秦耀的指點,于道路中間畫好了線,來往車馬,皆要靠右而行。 更令人心驚的是,原本高僅三四米的晉陽城墻,已經被加固到了十米之高。 而且不同于之前的土墻結構,這十米高的城墻,可是實實在在的水泥澆筑。 經過商議決定,更是通過了一項檢驗城墻堅固程度的草案。 由典韋持天龍破城戟劈砍城墻,城墻無裂紋,則可驗收通過。 為此,澆筑城墻的工匠是一點都不敢馬虎大意,城墻是加固了一遍又一遍,到如今,典韋使盡全力,憑借天龍破城戟之利,也只能勉強在城墻下留下一道凹痕。 整個城墻唯一的這個凹痕,便被好事的郭嘉留了下來,成了后世敬仰的一處景觀。 命名曰:惡來之嘆息! 因為典韋在劈砍完之后,發現自己撼動不了這堅固異常的城墻,嘆了口氣之后便大喊自己餓了! 晉陽城墻澆筑十米,不是如今被荊遠大力栽培的工匠只能澆筑十米,而是哪怕當初的東都雒陽,如今的西都長安,城墻也不過十二米。 在不逾制的情況下,工匠們也只能收斂了自己澆筑一個幾十米天壁的想法! 但閑來無事的工匠感覺自己的技能沒得到十足的施展,怒從心起,一下子就搞了一波大的。 那便是在已經堅固無比的城墻之外,挖出了一條寬三十米,深七八米的護城河,利用荊遠給的《水力翻車》圖紙,引汾河之水填滿了整個護城河。 做完這些后,還覺不夠的工匠們再度大顯神威,將原本已經厚實的木質城墻,改造成了木頭為殼,水泥澆筑的極重城門! 若非有公輸一道的機關術支撐,這么一道重達數千斤的城門,還真讓開城門的軍士望而興嘆。 要知道,在曾經的春秋時期,孔夫子一個人的力氣,就能舉國門之關! 當然,經過發展,現在的實木城門,也有近千斤的重量,除了項羽在世之外,估計是無人能舉動尋常的城門了。 但如今的晉陽城門,估計是項羽來了都要挨上兩個大嘴巴子,然后吐出一口血沫,罵罵咧咧地轉頭離開。 對這些只通過了荊遠就已經落實下去的建設,劉備在內的文武只得報以苦笑。 沒辦法,這些工匠,都是曾經受慣了欺壓的老百姓,居安思危的意識不要太強,只有這么高大堅固的城墻,又寬又深的護城河,和這道堅不可摧的城門,才能帶給他們極大的安全感! 一名參與建設的工匠更是在城門拍著胸脯道:“就俺們建造的城防,他匈奴狼崽子的箭射過來都要調個頭!今后,俺們在劉大人的治理下,安居樂業就行了!” 聽聽,這特么是人話嗎? 要是當時左南引兵來犯的是這么一個城防,都不用徐庶布什么八門金鎖陣,累死那些龜孫也爬不上城頭! 至于軍備方面,也是通過馬鈞的研究,不斷地制造出了新的東西。 除了制造出了兩千把費時費力,難度極高的漢明連弩配備給背嵬軍和其他幾個部隊之外,馬鈞又將輕巧的秦弩和厚重的神臂弩研究了出來。 秦弩制造了千把,分別給了黃忠的“踏白軍”五百把和張飛的“游奕軍”五百把。 制造較為簡單,用料較廢的神臂弩也制造出了千把。 其中五百把留作城防,五百把則交給了關羽,挑選其步兵之中的力大者,用以破軍沖亂敵陣所用。 盡數為官家服務的鐵匠,也終于是在荊遠師徒的教導之下,制造出了漢代的最強鎧甲——玄甲。 但在制造還不熟練,以及倉庫鐵塊不足的情況下,歷經一個月,也只得勉強制造出了三百具,盡數交給了關羽的步兵軍團。 看著身著玄甲的三百精銳步兵,關羽感覺自己離秦耀給自己定下的軍團番號“玄甲軍”不遠了! 收繳了王家倉庫一應物資的劉備,其實倒也不是供不上更多的玄甲制造。 關鍵是,相較于這極度耗費材料的玄甲,兵器才是重中之重。 剩余所留鐵塊,優先以漢制環首刀為主,打造了千余把,給關羽配給了自己手下的精銳。 再接下來,則是制式長矛、長刀,尤其以尋常弓弩的箭矢為主。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