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說著,秦耀端起了酒碗,指著里面渾濁的酒液道:“二位可知,糧食為何能制作成酒?” “自然是通過酒曲發酵得來!”二人這點常識還是有的。 “那為何酒曲能發酵,酒曲又用何物制成?” “酒曲的原材料,大抵就是那些霉變的糧食,至于如何發酵……” 二人搖了搖頭。 “哈哈,其實,糧食和我們一樣,它們被一些細菌破壞了本體,因此開始產生病變,開始腐爛,或許對于糧食而言,這些細菌是惡意的,但我們人卻可以利用這些被細菌破壞的糧食,制作成酒曲,用以釀造出美酒,這,便是所謂善意細菌,二位可能理解?” 秦耀這番言論,一下子給二人打開了一個新世界的大門。 “如此,對于糧食本身為惡意細菌的東西,被我們人使用之后,便成了能釀造酒的善意細菌,漢明,我是不是能理解,一些細菌如果能被我們加以利用開發,可以有各種不同的奇效,甚至,可以借用細菌的力量,來遏制乃至殺死其他惡意細菌,就比如酒精殺菌?” 看看,什么叫專業? 這他媽就叫專業! 張機不愧為一代醫學大家,都知道舉一反三,見微知著了,秦耀對此表示肯定,更讓兩位大才欣喜如狂,立志在細菌一道上大力研究。 在不斷的討論中,秦耀自己知道的一些現代醫學常識,就都被這兩位世之醫學大才給搜刮的一干二凈。 嗯……一滴都沒有了的那種。 像是什么生水、生肉、生菜葉上,很有可能存在惡意細菌。 生水要煮沸了喝,生肉上的細菌更加強大,最好要高溫煎炸烹煮過才能放心吃,生菜葉也是一樣。 又有什么,攜帶惡意細菌最多的,就是人和牲口產生的排泄物,這些排泄物在經過長時間的“發酵”后,會產生許許多多對人體不好的惡意細菌,再通過蚊蠅傳播,便會有蚊蟲叮咬一口則患病的可怕后果。 這一點,秦耀更是著重地點明了,因為在他前世,每年世界上死亡人數最多的,不是戰爭,不是天災人禍,而是那渺小又常見的蚊蟲! 大量傳播病毒,蚊子當居榜首。 萬物皆有靈,蚊子除外! 二人對秦耀這番粗淺的現代醫學言論奉為圭臬,三人一邊飲酒,一邊更深入地探討。 華佗在聽完秦耀的一番對防控疫病的簡單卻又行之有效的方法后,痛快地干了半碗酒,看得秦耀嘴角直打哆嗦。 一會后勁上來了,我看你怎么辦! “漢明小友,當真是學究天人,老夫曾受邀,替許多身懷六甲難產的婦人做過開腹取子的手術,但一直讓老夫不解的是,一小部分婦人生完之后,又健康地活了下來,而大多數的婦人,卻在取子之后,生了大病,不治而亡,原來是那惡意細菌在作怪!” 秦耀肅然起敬,沒想到在這個年代,已經有人開始嘗試剖腹產了! “剖腹取子一道,對于難產的孕婦而言,的確是一個挽救母子生命的利好辦法,不過元化先生可能還要多注意幾點!” “愿聞其詳!” “其一,要保證周邊的衛生、溫度、濕度,防止細菌的滋生,其二,用作手術的器皿,要經過高溫殺毒,否則容易攜帶細菌,一旦進入體內,藥石無靈,待到我的第一批酒精產出之后,可以用酒精來殺菌,其三,剖腹之后的縫紉……” 秦耀一通講述,今天初次會面的華佗頓時將其奉為良師益友,連連請教,興奮不已。 秦耀微微一笑:“元化先生不必如此,今日初次見面,小子也無甚好禮相送,只有一區區薄禮,還望元化先生不要見怪才是。” 華佗連連擺手,原本白嫩如嬰兒的臉上,不知道是酒勁上來了,還是因為興奮,已經是透著片片的紅暈。 “使不得,使不得,漢明小友傳道授業之恩,小老兒無從為報,何談贈禮!” 秦耀的動作一頓,面色古怪道:“元化先生當真不要?” “肯定不要!”華佗義正詞嚴道,可雙眼已經有了一絲迷離之色。 “唉,那便可惜了,這本《黃帝內經》,原本我覺得元化先生能將之發揮出最大的作用,現在看來,只能贈給仲景先生了!” “蝦米?”二人同時瞪大了眼睛,似乎酒勁都消退了幾分。 秦耀不再隱藏,將一本厚厚的錦帛編織的書籍擺在了二人眼前。 “這是……上古黃帝的醫學著作?” 二人不敢有一絲的異動,連忙問道。 哪知,秦耀搖了搖頭。 二人頓時面露失望。 可秦耀接下來的話,卻未讓他們失望。 “這本醫學典籍,雖名為黃帝內經,但實則是結合了原本黃帝內經中的醫學理論在內,囊括了各代黃老醫學傳承增補發展創作而來!” 秦耀自然知道,創作出《傷寒雜病論》的張機,其實對傳承下來的《黃帝內經》有所研究。 雖說都是些傳承不全面的,諸如《素問》、《靈樞》這些,但也對他在醫道上的成長有了相當大的增益。 但這本《黃帝內經》,除了沒有秦耀自身修煉的那篇功法《黃帝內經·陰陽秘術》外,其余的醫學知識都囊括其中,這可不僅僅是狹義上的黃帝所創,也非歷史考究中的西漢成書。 而是經過后世不斷的積累,添加形成的醫學著作! 當然,也包括面前的這兩位漢末三大神醫之二!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