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一切準備妥當,季遐直接開工了。 他沒有選擇自己嘗試,而是直接啟用了代表著設計圖的光團—— 在初步掌握了‘魯班術’之后,季遐倒是可以自己按照設計圖制造物品,比如神機弓就能自己批量制造…… 但是神機弓之所以能夠保留設計圖、以自己的經驗進行觀察,原因除了技巧達標,另一個原因是設計圖的結構并不復雜。 相比之下, 這張紙就太復雜了,季遐不僅做不出來,連它的結構都看不太懂。 所以季遐準備好材料,就直接開始了。 這張紙需要木料1單位,玄物1單位,浮材1單位,染料1單位, 還有一份‘秘水’。 激活了腦海中的光團, 白霧自發地運動了起來,將三種材料糅合了起來,季遐又把‘秘水’倒了進去。 比起季遐自己動手,這種方式雖然會消耗掉整個設計圖,但也能在季遐面前、運用一些在季遐看來近乎魯班術最優解的手法,進行一場‘標準示范’的表演。 季遐不僅能夠得到完美的造物,而且可以在造物過程中學習‘設計圖’操控白霧的細節,本身就是個偷學的好機會。 當然,這一次造物的時候,季遐一開始的時候,并沒有抱著太大期望。 畢竟他之前通過模仿,學會了‘碎裂’與‘共振’兩種技巧,倒是知道模仿才是他最好走的路。 但是昨天他造了一把武器,是上次在白霧空間抓到的第二個光團——也就是那把大斧。 大斧是把武器,屬性很特別,沒有季遐預想的‘斧特性’,只有一項很極端的基礎屬性——“體魄+20”。 之前季遐惦記著魔鬼房,就是有了這把斧頭之后才產生的想法, 而之所以要造出這把武器,卻不是貪圖這點屬性,而是因為季遐就是想要通過設計圖的‘演示’來學點新技術。 結果昨晚做工的時候,季遐收獲確實不算很大。 他只看到,‘標準答案’確實有一些遠超自己的地方。 熟練度上的差異自不用多說,賣油翁倒個油都能磨煉十幾年功夫,季遐這才幾天,對魯班術的熟練度還遠遠不夠。 除此之外,一些細節和思路上的優化空間也有不少。 而且都很難學—— 無論是產生振動的手法、區分材質的方式,還是引導歸類的技巧、最后將材質順序重組的層次感,‘標準答案’與季遐自己摸索出來的辦法都有一些明顯的差異。 其中有一些地方確實很厲害,季遐說不上原因,只覺得過程賞心悅目、行云流水,給人一種難以言說的合理感。 自己去做的時候,單純的模仿總差點意思,季遐能學個九十成像,但總覺得差點意思,從結果和原理上看,也沒覺得自己這樣模仿能有什么用處。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