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只是如今天下,各方道統為了資源爭奪,都是打出了真火,難得這北滄州靈氣復蘇,可卻難以涉足。” “太可惜了...” 藍衫真人看著天際,搖了搖頭,頗為可惜的感慨了一句。 此世修行文明,經過了十萬余載的演變,到了今時今日,早已鼎盛至極。 但同時,也是貧瘠至極。 無主之靈地,幾乎難覓,而山野散修,更莫談有逆天之時。 各方大派,你方唱罷我登場,只為了爭渡那一線修行之機。 成道途徑,大不易啊! ... 季秋攜袖中元陽,直入青冥,可謂朝游北海,暮蒼梧也。 那鎮元山道兵異象余波未消,他便回至了寒煙寺的宗門駐地,來去不過數日而已。 待沈云溪與姜元山等道基,清點完了一應資源,并將靈脈靈根移植完畢,剛巧道人便重歸而來。 之前落陽觀的清點,留下了兩位道基長老以及一些弟子。 如今寒煙寺,便只有這兩尊道基主事。 沈云溪一見那熟悉的身影,當下心中大定,對于當時的一些想法,頓覺愧疚。 于是在季秋落入這經寺之內時,這女子踱步于前,便迎著季秋,只道: “季真人,寒煙寺一應資源盡數統籌完畢,經閣符,陣法,旁門術道,皆已收錄齊全。” “再加上您手中所掌的一應靈石與靈藥,這偌大旁門數百年積累,當是盡在于此了。” 說罷,女子俯身一禮,并將記錄的玉冊,奉于季秋面前。 接過沈云溪遞來的玉冊,季秋仔細打量了一二,確定與離去之時神魂所察大致一般,便微微頷首: “數目不差。” “汝等此行有功,待到回山之后,當皆有封賞。” “既此行圓滿,便駕馭飛舟,回歸宗門吧。” 季秋一言道出,在場道基長老,自是應聲稱是。 囑咐一同到來的弟子,將自己搜刮洞府所得的資源收好,神霄門諸修,便上了那神霄飛舟,滿載而歸。 與來時的滿腔憤慨略有不同,此時一應弟子,大都面上帶著幾分興奮色彩。 畢竟,這可是搜刮一整個旁門! 除卻真人與列-->> 【暢讀更新加載慢,有廣告,章節不完整,請退出暢讀后閱讀!】 位道基長老,清點寶庫積累外,剩余的那些個弟子洞府,都在季秋大手一揮之下,放給了他們這些弟子喝湯了。 哪怕收獲對于季秋這等真人大佬而言,不過微小至極,沒甚用處。 但落到了這些個平素修行資源都極為貧瘠,需要省吃儉用的弟子手中,卻是一筆龐大至極的財富! 飛舟直渡云海。 一路上,弟子們目視那飛舟頭部,衣袖紛飛的道人身影,目光中的敬仰與敬畏,幾乎溢于言表。 “季真人拜入神霄,不過十載,便已結成金丹,為我宗太上真人!” “有這等存在坐鎮,我神霄如何能不興矣!” 度過此劫,有弟子低聲探討宗門前景,與有榮焉。 “此番在這寒煙寺一弟子院中,我不僅覓得了數塊中品靈石,還尋了兩瓶御氣丹,這下有望沖擊煉氣圓滿了!” “這算什么,我還尋了一柄上乘法器,若是于神霄城中販賣,起碼也能換得個二十余塊靈石!” “真人親自法駕,除名這落陽觀與寒煙寺,我等說到底也就是個打下手的,沒想到得逢垂憐,還能撈上一筆。” “感念宗門與真人恩典!” 有幾個修士興高采烈,聚在一起討論收獲,可謂眉飛色舞。 待到于天際飛渡兩日后。 龐大的飛舟,終于抵達了神霄山。 當季秋從飛舟走出,已是斜陽昏沉,臨近日暮。 “季真人回來了!” “是季真人!” 看到那一架又一架的飛舟,銘刻著神霄門的陣紋,于山門大陣蕩漾出些微漣漪,入了內來。 守山的弟子,頓覺精神一振,連忙前來相迎。 在將飛舟停于外峰之時,季秋也已從這些山門弟子的口中,得到了消息。 掌教李秋白與之前落陽觀的那幾架飛舟,都已回到了宗門,自己一行,是最后到的。 對此,他也不覺意外,因為尋找元陽劍的變故,確實也是耽擱了些許時間。 剛一回到宗門,道人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上了那云霄道宮,清點此行收獲所得。 在山巔與三尊真人一一點頭示意過罷。 入了那道宮內。 季秋面向張守一與李秋白,便取出了寒煙寺與落陽觀的積蓄,隨即逐一清點: 靈石于儲物法戒,幾乎堆積成山,散發著刺目的光芒,林林總總換算后,大概約莫上品靈石四萬余枚。 至于靈藥靈材,亦是足足一大批。 除此之外,三階法寶三件,分別為落陽觀的一面寶鏡,名曰:日照鏡,與之前隕于季秋手中的那孟真人本命寶鏡,大概是同屬一系,兩面共生。 另外兩件,則是寒煙寺的金剛缽盂,以及一桿暗金杵。 剩下二階靈器數十件,普通的煉氣法器,更是足足數百之多。 法袍、符、陣盤、以及一些稀奇古怪的玩意,也都在各個儲物法戒里,塞得是滿滿當當。 琳瑯滿目,可謂應有盡有。 在這道宮之中清點過罷,縱使是季秋心中,亦是心驚不已。 再加上眼下,掌教李秋白徐徐開口,也將他從元初山與長春府搜羅得來的收獲,一一道出時,則更是如此。 說實話,哪怕是季秋,都沒見到過這么多的資源。 四人此時各自落座,待到清點完畢,墨虞更是忍不住出聲: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