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并州官道,黃沙漫天。 聽到呂驍所言,關長生還未開口,季秋眼神就開始變得有些微妙起來。 他還沒說話呢,你就想要搶我太平大旗欲去拉攏的人才? 可惡至極! 不過好在,關長生幾乎是毫不猶豫,就拒絕了呂驍言語之中的好意。 畢竟他明面上可是大炎的重犯,才剛從司州逃出來,要是在這并州之地為一兵卒,豈不是擺明了羊入虎口? 他冒不起這個險。 “閣下好意,關某心領了,但我素來散漫慣了,為人又有些臭脾氣,所以并不適合軍伍,恕難從命。” “在下還欲繼續往東北而去,并州不過只是中間一站而已,稍作停歇就會繼續啟程,所以將軍就不要再繼續邀請了。” “咱們山水有相逢,下次再見!” 說完,青年拍了拍沾染灰塵的袖袍,就欲背起包裹手提長刀,繼續前行。 這時見狀,季秋卻開口了: “壯士留步。” “在下自泰安城出,意圖跋涉天下,踐行自身之道,眼下欲往幽州而行。” “我觀閣下武道造詣不凡,若不嫌棄的話,不知這一路同行,可否帶我一個?” 季秋言語誠懇,眸中露出認真。 本來在呂驍未至前,季秋并沒有與關長生攀交情的機會。 可誰知陰差陽錯之下,卻是僥幸搭上了話。 既然能尋到機會,那自然不可錯過,畢竟誰知道下一次見面,又在何時? 就是不知道,這布衣青年會如何去作答了。 聽到季秋的言語,本來就欲離去的關長生,動作卻不由一頓。 呂驍為并州地方軍,若是自己加入了軍籍,那之前的事跡必定是會暴露,有性命之危。 但這自稱出自大儒門下的書生就不一樣了。 此子不僅文道造詣頗高,而且還號稱熟讀春秋,若是能與其同行,一路上應會有所收獲。 自己本來就欲去往北境幽州逃難一段時間,眼下既能與其相逢,此子性情也稱不上壞,敢作敢當,倒也不是不可同路一場。 想到這里,關長生有些意動,他停下了腳步,語氣帶著些不確定道: “關某身無長物,并未帶有多少盤纏,風餐露宿頗為艱苦。” “若是先生果真順路,不嫌棄的話,關某倒是愿與先生同行一段時間。” 妥了! 看著眼前拖刀的布衣青年沒有拒絕,季秋精神不由一振。 既然能同路,那自己自然有法子,將其感化到黃天大旗之下。 這樣以來,日后的助力豈不是又多添一尊? 想到這里,季秋面上露出了和善的笑容。 他不著痕跡的看了眼呂驍,略略有些遺憾。 可惜了,此子實力也非凡俗,而且還能在日后被贊為武圣之才,足見其驚才絕艷,只是目前一心為大炎效力,想要忽悠得動他,還是有些難辦。 不過能拉著這關長生一道同行,已是不錯了,不能強求太多。 于是乎,季秋當即施了一禮,道: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求得是一路見聞與道理,能與閣下這等英豪認識,已是幸事。” “想來一路之上,應不會有所孤單才是。” 客氣的話語,叫這紅臉青年頗為受用,面色都不由緩和了起來。 看起來人畜無害的愛笑少年,又是一名讀書境界頗深的文士,他夸贊人的話語,無疑是會給人一種肯定的意思,就像是被人承認了一樣。 “關某姓關名云字長生,喜讀春秋,聽聞先生方才說善讀春秋,那么之后的路,就還請先生多多見教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