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慕容寶節這話一出口,那就沒法談下去,慕容寶節不相信張文灌他們,張文灌他們也不相信慕容寶節他們,這兩邊立刻吵了起來。 事已至此,其實兩邊都無路可退,大家心里都清楚,對方肯定是要置我于死地的。 慕容寶節這一派,就是當初主戰派,他們當初堅定的擁護武媚娘出來掌權。 首先一點,他們當初擁護的就是武媚娘,他們哪里知道,太子對他們是不是心懷芥蒂。就算太子對他們沒有心懷芥蒂,問題是,太子即位,肯定是倚重張文灌他們,因為張文灌他們一直以來都堅定的擁護太子,至于張文灌立下重誓,到時皇帝求他來當宰相,他能不當么? 張文灌他們心里會不記仇? 其次,本來戰爭已經取得勝利,論功行賞,也該他們這些上位,結果太子一即位,反而是張文灌這些人得利,而他們卻面臨著生命危險,就算太子沒有記怪他們,誰能保證張文灌他們不報復他們。 這直接關乎他們的身家性命,他們也不敢說讓皇后來即位,他們只是要往拖,如今這么多事,處理不慎,國家都會玩完,太子處理不來,先讓皇后主持政務,太子即位之事,日后再說。 不管武媚娘是怎么表態的,他們是不會退讓的,再加上,這后面有商人支持他們,商人有錢,并且還擁有著軍備物資,這讓他們更加有底氣,以往軍備物資都在朝廷手中,恰好這時候,商人是被允許生產武器的。 上官儀他們是堅決不會答應這一點的,他們覺得這太沒有道理,這皇帝去世,竟然不讓太子即位,從來就沒有發生過這種事,他們也知道慕容寶節在想什么,如果妥協的話,那他們也沒得玩了。 兩邊是吵得天翻地覆,不可開交,最終就是不歡而散。 看了半天大戲的崔戢刃等人,是最后才悠哉悠哉的從大殿中走出來。 “我們該怎么辦?”長孫延皺眉問道。 他們沒有表態,是因為他們真的拿不定主意,這種事好像不參與是錯的,參與也是錯的,反正怎么做都不對。 王玄道微微笑道:“繼續看戲。” 長孫延不禁一愣。 崔戢刃道:“你急什么,他們爭不出這個結果來的。” “此話怎講?” “你難道忘記,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人沒有表態么?” “你說的是?”長孫延雙目一睜。 崔戢刃點點頭道:“司空去世之后,尚書令理所當然的成為當朝第一人,并且此時又是三軍統帥,手握軍權,在他沒有表態之前,什么都不會發生的。” 王玄道若有所思道:“說來也真是巧呀,回回最關鍵的時刻,尚書令都不在場,上回是如此,這回又是如此。” 崔戢刃看了眼王玄道,不再做聲了。 ...... 原本兩邊都還遮遮掩掩的,只是暗中較勁,但是如今的話,兩邊開始直接對立,不但是在朝中,在民間也是如此。 不管是儒家中人,還是道家中人,多半讀書人都是支持太子的,他們認為這是理所當然的事,阻止太子即位,那是大逆不道之舉,不可饒恕的。 但是今日工商階級也開始冒頭,他們是堅決擁護武媚娘。 其實對于工商階級而言,他們才不在乎誰來繼承大統,他們是在為自己要地位,要權益,以往他們被士壓得是死死得,但是今時不同往日,商人突然發現自己原來是這么的牛X,那就不能由你們士子說了算,我們也能夠令國家強大,令四海生平,我還能夠自己賺錢,不需要朝廷的俸祿來養著。 這都不是什么傳統的士庶之爭,而是新勢力與舊勢力的爭斗,很多貴族都是支持商人的,當然也有很多寒門是保守派那邊的。 但這可是非常反常的事,以前可是從來沒有發生過的,那些士大夫、士子、書生一看這些商人這么囂張,敢公然與朝廷叫板,當即都懵了,這著實嚇得他們一跳,這要不將商人打壓下去,將來商人都會騎到他們的頭上了,商人的舉動,徹底激怒了這些士大夫,也讓他們感到一點點害怕,立刻在士族日報上面刊登文章,大罵商人,要求朝廷采取抑商政策。 元禧立刻站出來,你們看,他們丑惡的嘴臉已經露出來,我們要是輸了,我們就真完了,他們絕對會弄死我們的。 一些怕事的商人,如今也加入元家的陣營,就是大家抱團取暖,工商階級是空前的團結。如今的工人和商人是同一條戰線的,因為工匠本來也不受待見,還是商人將工匠的地位給提高了,那些有手藝工匠,商人都給予他們足夠高的待遇,但是政治家向來看不起他們,而且工人用一個發明,就可以成為商人,可以相互轉換的,他們絕對是一邊的。 那些農場主也是站在商人這邊的,他們其實也是商人,要再回到以前,那朝廷就不會允許他們擁有這么多的土地,肯定會抑制土地兼并,按照那些士大夫的說法,那就是要回到以前,本來他們是可以置身事外的,因為這農場主身份比較特殊,其實他們就是地主,應該歸于舊勢力的代表,但是他們現在又跟商人的利益息息相關,商人可是他們最大的客戶啊。 這外面吵得這么厲害,東宮焉能不知。 “老師,我該如何辦是好?” 李弘一臉忐忑的看著自己的老師郭瑜。 太子一般都有很多老師的,張文灌他們也是太子的老師,但是張文灌他們是以東宮之臣的身份居多,等于是輔佐太子,但郭瑜是純粹的老師,他只負責教太子學問的,這政治上面的事,他很少過問,但也正是因為如此,他是一直都跟隨在太子身邊的,是太子最為信任的人。 “這事是讓張文灌等人給辦砸了啊!” 郭瑜嘆了口氣,看向李弘道:“就目前的局勢而言,關于殿下即位之事,其實是可以緩一緩的,因為此時朝廷所面臨的困難,要遠比戰爭時期還要多得多,殿下你不一定能夠處理好那些事,而張文灌他們如此著急,反而讓對方感到害怕,認為他們是覬覦權力。 其實最好的方式,就是太子你先以守孝之名,暫緩即位,讓皇后先處理完戰后之事,殿下你再出來即位,到時大家便再無借口可言,也不會有人因此感到害怕的。而如今的話,大家其實針對其實已經不是誰即位的問題,而是自己的身家性命,而此時國家如此脆弱,弄不好大唐可能會分崩離析。”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