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百一十一章 李杜之爭-《唐朝小閑人》
第(2/3)頁
李義府也是一臉尷尬,可心中很是委屈,他當然知道自己做過了一點點,如果讓他操作的話,他也不會做得這么過,他以前也賣官鬻爵,那都在大家容忍的范圍內,問題是此乃上面下得命令,他不得不這么做啊!
李治突然開口道:“杜愛卿言之有理,那不知各位愛卿可有解決之法?”
杜正倫看了眼劉祥道。
這專業問題,自然得專業人士來回答。
劉祥道立刻站出來道:“啟稟陛下,臣以為如今朝廷選司取士,有兩大弊端,多且濫。如今朝廷每年取士,已經超出一千五百多人,是朝廷所規定的三倍之多。而雜色入流,不加銓選,更是使得官員良莠不齊,魚龍混雜,且劣遠大于優。想那科舉以明經取士,尚且少見德才兼備之士,更何況多取胥吏入流,豈能皆有德行?這民無德行,尚可危害一方之人,官若無德,可害天下百姓。”
李治聽得是頻頻點頭。
劉祥道又繼續說道:“古時選官,皆以官職而擇人,不曾聞過人多官員少。而今官員有數,入流無限,以有數供無限,豈有不亂之理。”
李治道:“那依卿之意,該當如何?”
劉祥道道:“臣以為要解決這兩大弊端,只需做到一點即可,就是要精簡官吏,靈活取舍,且還要在原有的基礎上削減一些官職,讓每個官員都能夠各司其職,在職位上充分發揮自己的才能,如此一來,那些無德無才之輩,便無所遁形,但凡出現任何過失,朝廷立刻可以查清是何人犯錯,小錯改之,大錯則免職,然后經以銓選從進士中選取人才補上。但銓選之弊,亦不可忽視,臣建議吏部銓選之后,再由官職空缺的官署銓選一次,一些重要的職位,陛下可親自考察,二者相互監督,用這一時之繁雜,可得長治久安。”
話音剛落,就見一個官員站出來道:“陛下,臣以為劉侍郎之言,無憑無據,乃是夸夸其談,危言聳聽,不足為信。”
李治一愣,他覺得劉祥道很有道理,既然只設定了這么多官職,那理應就得這么多官員,不能多,也不能少,對號入座。可如今的話,一個官職有好幾個官員,是人多于官,以有數供無限,這當然不行的,這瓶子就這么大,你結果將一桶水往里面灌,不泛濫就怪了。
然而,只要精簡官吏,那么孰優孰劣一目了然,沒有本事的,撐不過一年,因為每天都有事給你人做,沒有人幫你分擔責任,然后再選取德才兼備之士補上,以靈活的制度,來平衡狼多肉少的局面,雖然精簡了官吏,但是每個人的機會反而更多了,你有本事,你才能干得久,方能達到唯才是舉的目的。李治問道:“陸學士此話怎講?”
這陸學士便道:“陛下,方才劉侍郎說當今朝中,官員良莠不齊,魚龍混雜,卻劣遠大于優。臣想知道,劉侍郎憑什么這么說?如今官員以萬數而論,劉侍郎恐怕耗盡此生,也不能與每個官員打交道,倘若劉侍郎能夠當朝指出孰優孰劣,我便信服,若指不出來,劉侍郎此番話便不足信也。”
劉祥道微微皺眉,這上萬官員,縱使他是吏部侍郎,也不可能熟悉每個人,能夠熟悉一成那就已經很不錯了,又豈知這孰優孰劣,于是道:“這劉某豈能一一指出來,但這可經過考核而定。”
“既然如此,劉侍郎方才為何那般說,未經考核,你憑什么說劣大于優,良莠不齊,你這不是夸夸其談又是甚么?”那陸學士是咄咄逼人。
韓藝低聲向一旁的張大象道:“看吧,這就是沒有學好數學的下場,說話不嚴謹,你也得好好補補,你可是戶部侍郎,更得嚴謹一些。”
張大象聽著笑也不是,哭也不是,這都什么時候了,你還有空談論數學重要性。得虧如今這局勢比較敏感,不然的話,韓藝非得站出來,闡述一番數學的重要性,這可是宣傳的大好機會啊。
可隨后又有許多官員站出來,揪住劉祥道這個語病,指責劉祥道胡說八道,言過其實,故弄玄虛,危言聳聽。
總之,你劉祥道若是說不出孰優孰劣,且劣遠大于優,那你就是在胡說八道,誣蔑造謠。
劉祥道都懵了,這些官員可不是李義府的人,是中立的,但是表現出來的氣勢,卻還要勝過李義府。
李義府可是樂壞了,心想,皇后還真是料事如神啊!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