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從鄭秀華那里出來,高凡前往位于走廊盡頭的資料室,看望師兄楊凱。 受高凡的啟發,楊凱把自己的研究方向定在了計算化學上,并決定下學期開始攻讀研究生。 化學系此時并沒有做這個方向的教授,大多數老師甚至都不知道這個方向是做什么的。 不過,在這個年代里,研究生自己做研究也是常有的事情了。很多導師的知識結構還停留在十幾年前,對于國外正在研究的內容反而不如學生更了解。 在這種情況下,研究生只能是自己定選題、讀文獻,導師的作用更多地只是在研究方法上給予一些指導。 楊凱的情況正是如此。系里已經給他指定了一位導師,但這位導師本身的研究方向與計算化學相去甚遠。 楊凱就是本系畢業的,又在系里做了一年的資料員,與系里的老師都很熟悉。導師也知道楊凱是個天才,自學能力超群,所以提前就已經與楊凱約定,未來三年不會干預楊凱的研究,只負責幫楊凱解決各種科研條件上的困難而已。 “老趙啥困難也解決不了。” 面對前來拜訪的小師弟,楊凱笑呵呵地評論著自己的導師趙康文。 “我跟老趙說,我做計算化學這個方向,用不著試管、藥品,只需要一臺計算機就行,型號嘛,馬馬虎虎用IBM4341就好了,讓他給我申請一臺,你猜怎么著……” “我對趙老師不熟,不過,換成我,我的第一個反應就是把你掃地出門。”高凡笑著評論道。 一臺IBM4341價值1000多萬美元,整個北大也就只有一臺,配上40個終端之后,機時都是要去搶的。 楊凱居然大言不慚地說想自己擁有一臺,這不分明是找打嗎? “所以啊……”楊凱道,“我就跟老趙說,我這邊的事情,他就別操心了,他還不如我師弟有用呢。” 說到這里,他拍了拍擺在桌上的那臺PC機,那是年前高凡自己掏錢買來送給他的。 “咱們這算等價交換。”高凡說,“你幫我們計算出來的清洗劑配方,去污效果提高了三成以上。這種改進后的清洗劑已經賣到日本去了,為我們賺的錢,能買幾十臺PC機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