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二章 頭魚-《大仙官》
第(1/3)頁
崔煥之一臉的如夢方醒,就像是之前,做了一場渾渾噩噩迷迷糊糊的大夢,直到這一刻,他才‘清醒’過來。
因為他深思熟慮之后才知道,楚弦的選擇雖然兇險無比,卻是最有希望更進一步的道路。
圣朝的官員,沒有一個是傻子,尤其是坐到高位的官員,更是一個個城府如海,你能想到的,他們同樣能想到,你能看穿的,他們看的更仔細。
神明這檔子事,別人不知道,圣朝高層能不清楚?
絕對是一個個看的清清楚楚,但在圣朝做官,講究的就是難得糊涂,有的是真糊涂,有的是裝糊涂,這就是官場之術。
若是要在官場混,目標就是高官厚祿,沒有打算攀登巔峰,那么就可以老老實實,循規蹈矩。
但如果是要攀登巔峰,就必須要時時刻刻有自己的‘政見’。
尤其是,明知道一些規矩不合理,還不敢提出反駁意見的,這就是不敢發聲。
圣朝考核官員,不敢發聲的官員,就算是再優秀,再有能力,也會在某種程度上‘放棄’,因為大家將來要找的掌舵人,必須是要有真知灼見的人物,必須是要能帶給他們‘希望’的人物。
這種人物的第一個必須要具備的,就是自己獨特的‘政見’。
便如一大群魚,游在后面或者中間的,不需要擔心路線,不需要擔心會不會遇到暗流,會不會遇到食肉的兇獸,因為,他們只要跟著魚群前行就可以。但如果想要當頭魚,帶頭的那個,就不能隨波逐流了。
那必須要有自己的主見,否則如何帶領魚群,繼續向前,避過災難,發展壯大。
所以說,這可以稱作‘魚群理論’。
楚弦現在就是用這個魚群理論來說服崔煥之。
崔煥之聽明白了。
而且也明白,自從楚弦做到極州刺史的那一刻起,就必然要面臨這個抉擇,也就是說,是要選擇在魚群中,隨著大家一起走,還是要選擇那頭前引路的頭魚。
崔煥之顯然還是能力有限,直到現在,他才反應過來,相對來說,蕭禹中書就要厲害很多,當初楚弦主動請纓的時候,蕭禹中書就不愿意,更是想讓楚弦放棄這個想法。
這里面,就有為楚弦考慮的因素在里面,也就是說,一旦做極州刺史,那就必然會面臨這個選擇,而這個選擇就像是一條只有兩條路的分叉路。
這兩條路,只能選擇一個,且無法后退,更不可重來,一條路,穩穩當當,但絕不可能再成為頭魚的可能,另外一條路,有成為頭魚的希望,但卻是坎坷無比,布滿荊棘,稍微不留神,就可能徹底中斷政治生涯。
那一刻,楚弦做出了選擇,而蕭禹中書也同意且相信楚弦的選擇。
這一點,楚弦在受到首輔閣回信的時候,就已經看出來了。
這件事楚弦沒有和崔煥之說,是怕打擊崔煥之,因為在官場的理解和洞悉力上,崔煥之已經是被楚弦拉開了距離,有些趕不上趟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