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從來不干那空手套白狼的事情, 手里有鑄幣和商品時,他們才會發(fā)行股票,如果沒有鑄幣和商品,他們是堅決不會發(fā)行一張股票的。 而買了東印度公司的股票的人,紛紛坐大,越賺越有錢, 當大家坐享其成,躺著賺錢之后,誰還愿意去奮斗啊? 坐著買股票不就得了? 不過, 要將全天下的鑄幣,換成票劵的話,匯率就是非常重要的事情了。 因為春秋的貨幣是在太多了,每個國家都有不同的貨幣,而且制式不能保證統(tǒng)一,甚至還經(jīng)常有私鑄貨幣的行為。 那么針對這個問題, 對于匯率,必須要有一個雷打不動的參照物,才能將各國貨幣精確的兌換為票劵。 這就是‘金本位’和‘銀本位’。 用金子和銀子,作為匯率的參照物,各國貨幣價值幾何,這需要一個強大的團隊進行計算才能完成。 徐靈只是提出了很多自己的成熟的建議。 先用票劵換來各個國家的復(fù)雜鑄幣,再將鑄幣熔煉為純銅, 比如,一百錢的各國鑄幣,里面亂七八糟,各種錢幣都有, 全部熔煉成純銅,再用純銅來打造成鑄幣。 首先, 復(fù)雜的鑄幣化為純銅,再化為純銅鑄幣,這個步驟,就會形成一個巨大的空隙和水份。 因為各國鑄幣不一定全是純銅,也有其它金屬混在里面。 以靈國的冶煉能力,倒是可以將煉銅時的火耗以及水份給壓榨降到最低。 但即便如此,這個損失也是非常高的。 而這塊純銅價熔煉出來,值多少銀子,就發(fā)放多少銀子的票劵。 百姓拿著票劵,每個月去證券會所,就能得到公司的分紅,而這個分紅的起點,則來自于靈國的各種商品和靈國所持有的市場份額。 市場份額越大,越能形成商品壟斷, 那收益就無法停止的會形成暴漲。 收益暴漲,股票當然也會暴漲,百姓也就能跟著分紅。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