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辦學塾-《我在春秋當暴君》
第(2/3)頁
……
走了一遍十二倉,
回來的時候,徐靈很難過。
錢不管何時都是不夠用的。
但其實靈國也在切切實實的改變著,
修建的那八條河道,二十多條水泥路,十多個縣邑,都在逐漸完工。
這也是在運輸和城建方面,在給靈國的未來提前籌劃,未雨綢繆。
所謂:
要致富,先修路。
運輸效率快了,城建規劃好了,各方面都會受到正面的影響。
這一點,倒是無疑的。
徐靈回到了總政廳,宣召姜遙,讓他把辦學塾的事情先放放,一百座就不修了,先修二十七座,在每個縣城里都安放一座學塾。
條件還是一樣的,
先免費學一年,但往后的學費則要增加至每月20錢。
這樣一來,倒是好辦了。
姜遙迅速從儲才院中挑選了二十七位老師,有年輕人,也有長者,帶來覲見徐靈。
因為沒有科舉這條上升通道,因此儲才院里儲備的人才,大都是貴族,亦或是跟國君府有關系的。
他們還無法得到正式的官位,國君府畢竟人滿為患。
但卻一直在待命當中,每個月也能領到一些微薄的俸祿。
得知自己要前往各縣邑當老師,教學塾,一部分人欣然同意,但一部分人卻覺得屈了他的才。
徐靈一一掃視,
有才者說被屈才了那還行,安慰一下就得,實在不行加點俸祿和福利。
無才者說屈才,徐靈直接讓其逐出儲才院。
數次篩選后,終于選出了讓徐靈滿意的二十七位老師。
徐靈背負著雙手,左右踱步,笑瞇瞇的說:“各位老師,寡人讓你們教學,是為了讓我大靈子民知榮辱,辯黑白,懂道義,要讓他們知道什么該做,什么不該做,當然了,書經古典還是要教,但更重要的,是教學生做人的道理,寡人也知道,將你們下放到各縣去,很苦,但在這個世上,做什么不苦?誰也別想一勞永逸,不勞而獲,你們種下的,遲早會開花結果,當那些學生學有所成,亦或是擔任了某地縣長,更或者,來我國君府當官,你們做老師的,臉上也有光……”
話還沒說完,徐靈伸出一根手指,加重了語氣:“每位老師,國君府每年都會考效一次,具體事宜,等會兒由左相告訴你,誰若能教導出人才,寡人便給他封爵賜祿,并且讓你們直接升入大學院,去幫寡人搜集天下士子,入我大靈做事!”
這兩句話一出。
二十七位老師紛紛動容。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