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且將韋小寶這邊的事情按下不表。 兵貴神速,南方在打仗,康熙自然也沒有太多的精力放在內政之上,南下打仗,才是此時清廷的主要任務。 岳樂放棄領兵,這滿清親王貝勒之中能領兵的還有好多呢。 最終,經議政王及諸貝勒貝子會議商討, 前前后后共四個月左右的時間,總算是先后派出了三波援軍。 清廷決定以太原與兗州為前線的軍事后勤補給中心,征調兩省綠營兵馬并籌集糧草開赴前線支援,以馬哈達領兵駐兗州,擴爾坤領兵駐太原。 命令前鋒統領碩岱先行抵達荊州,鼓舞士氣, 接手中路戰局;命令都統郝業為安西將軍, 與瓦爾喀, 穆占,顏布,一同由漢中入蜀,欲與王屏藩相爭于四川。 命令都統尼雅翰為鎮南將軍鎮守安慶,又命都統覺羅,朱滿,鎮守武昌,負責在東南戰場阻擊吳軍。 此為第一波援軍。 調遣都統宜里布與夷陵總兵徐志都共同駐守夷陵;調遣都統范達禮、副都統德業,駐防鄖陽、襄陽,都統席卜臣為鎮西將軍,與副都統巴喀一同鎮守西安。 東線戰場上,以內大臣阿密達為楊威將軍,率領禁旅赴江寧,與江寧將軍額楚駐防江寧,都統賴塔為平南將軍, 率領江寧、安慶兵馬奔赴杭州,擋耿精忠。 這,是第二波援軍。 第一波援軍的戰略目的說白了就是監軍,各自也就帶了幾百個八旗兵, 主要任務其實是敦促地方各州府諸縣大員們拼死抵抗,不要逃跑也不要投降。 第二波的援軍戰略目的是鎖死戰略要害,將敵軍擋住,阻止敵軍攻勢。 增滿洲八旗并察哈爾、科爾沁蒙古諸部往荊州,統受勒爾錦管轄。 命多羅貝勒尚善為安遠靖寇大將軍,同固山貝子章泰,鎮國公布蘭率兵往江西;命康親王杰書為奉命大將軍,固山貝子傅喇塔率兵往浙江;多羅貝勒董鄂為定西大將軍,往四川;授和碩簡親王喇布為楊威大將軍,往江西。 這一波,目的就在于反攻了。 簡單來看,西邊的董鄂總督西路兵馬,中路的代善和勒爾錦負責與吳三桂死磕,杰書負責懟耿精忠,這個喇布,看起來卻是沖著劉大炮去的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