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一場波譎云詭的朝會結束,每個人都難免憋了一肚子的小心思,但對于岳樂本人,康熙最終卻還是高高的舉起,又輕輕地放下了。 議政王會議再怎么走弱,也終究沒到清中期名存實亡的地步,別說軍機處了, 這個時期的康熙連南書房都還沒成立呢,他的內閣不能說是聊勝于無吧,但基本上可以說就是個擺設。 一句話,他遠做不到真正的君主集權,不敢,也沒有能力真的處置一個軍功和資歷都堪稱皇親之中第一人的親王。 更何況他雖然年輕,可能會狂妄自大也可能會因為缺乏經驗所以做事的手段比較稚嫩, 但到底不是個蠢蛋, 甚至是極為聰明的,他也知道此次三藩叛亂的主要責任其實就在他自己,是他嚴重低估了三藩之亂的影響力與破壞力,而且還是力排眾議親自揮舞著馬鞭駕駛著大清這輛馬車一路狂奔的。 現在這個節骨眼上眼看著局勢鬧得大了,不發個罪己詔承認一下錯誤都已經有點說不過去了,再去收拾一個軍中威望最高的親王,卻是連他自己都覺得自己像個昏君,而岳樂真要是失勢或是弄死,必然導致以太皇太后為首的保守派勢力過于膨脹,從政治的角度來看,他現在這個昏君也需要留著岳樂制衡保守派。 所以,岳樂指桑罵槐的也不知是有意還是無意的在朝堂之上罵出一句豎子,康熙則看似氣得瘋了,實則非常冷靜的點了一句誅心話,逼得岳樂在眾目睽睽之下像個大臣,甚至奴才一樣給他下跪請罪出個大丑, 這事兒其實也就過去了。 點到為止。 何況不從政治的角度,僅從軍事的角度來說,岳樂也確實是不二之選, 岳樂說得也對,眼下的當務之急是平叛。 但是用之前必須得敲打他一下,否則一個不小心,這貨很有可能就變成第二個多爾袞。 朝會之上逼他出丑,只是第一步,必須得想個辦法挫他軍中威望才行。 可是,誰能去敲打這個安親王呢? 想來想去,最終,康熙覺得能搞得了岳樂的人可能也只有他了,便索性吩咐道:“來人,去把韋小寶給我叫來。” 不一會兒,努力裝出一臉淡定,實則已經緊張得不行的韋小寶忐忑地走了進來,心臟都已經快要跳到嗓子眼了。 應該不是身份暴露,否則自己恐怕是根本不會有再見到康熙的機會。 應該是因為我之前出差去了一趟潮州卻沒有發現師弟的狼子野心,甚至還與他交好幫他賣了股票,所以被遷怒了? 這樣的話, 憑我跟小玄子的關系應該……不會死吧? 再一看康熙, 這會兒似乎也已經從早上朝會時那種暴怒的情緒中緩解過來了,見到韋小寶來了之后揮了揮手, 將殿中服侍的所有宮女太監統統趕走,道:“小桂子,陪朕打一架吧。” “啊……啊?”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