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作為一個理科生,都穿越到十七世紀了,不研究研究火器的話實在是太對不起自己的專業了,劉大炮自然是要研究這東西的。 只是這玩意講究一個時機,現如今吳三桂造反在即,吳三桂反了,他這臥底生涯怎么看, 也該到頭了吧?自然也就到了該把這玩意拿出來的時候了。 “手榴彈這種武器,其實歐洲那邊早就已經應用于實戰了,法國的名將沃邦就是此道的專家,特別喜歡用手榴彈攻城,據說他的攻城戰是一門藝術,他們的皇帝最喜歡的娛樂活動就是帶領文武百官觀看這位沃邦將軍攻城, 現場直播,號稱沒有人能攻得下他的沃邦式城堡, 也號稱沒有沃邦將軍攻不下來的城, 心中神往啊。” 馮振海忍不住驚詫道:“這等榴彈咱們這邊也不是沒人用過,卻是無論如何也沒有這等聲勢的,怎的威力如此之強勁?” “核心還是在于火藥,事實上,火器的發展歸根到底還是火藥提純,或者說火硝提純的一個過程,純度上來了,火器的質量自然就能提升了,不止是手榴彈,咱們用的槍和炮都是如此。” 說著,劉大炮又翻出三支槍來,道:“這三把槍,分別是鴨子槍、歐洲燧發槍,以及我自己研發的新槍,還沒取名字,外觀上看是什么區別?” 韋小寶道:“這還用看?這當然是一把比一把輕, 一把比一把細了啊。” “那師兄以為,哪一把槍的威力更大, 射程更遠呢?” “當然是這個最長最粗的鴨子槍了。” 所謂鴨子槍,又叫斑鳩銃,算是此時清軍中的主流重器,也叫大鳥銃,槍因為太長太重了,所以槍身上有兩個架子類似于斑鳩的腳,一般開槍的時候都是用架子固定在地面上,或是干脆用個輔兵扛著槍管。 這造型,在近代一般都叫炮。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