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而封建王朝么,又沒有什么私人財產神圣不可侵犯的規矩,所以實際上朝廷一直是拿這十三行當備用國庫來看待的,不管是中央政府還是廣東地方政府,缺錢了管十三行要就是了,想要多少要多少,還不用走戶部的賬,所以實際上大頭的外貿利潤最終還是落在皇帝的腰包里的。 換言之,現在組建十三行的這個任務,落自己手里了。 大肥差啊! 這權力可著實是有些太大了,誰都知道搞洋貨賺錢,而現在,誰能賺這個錢,怎么賺這個錢,他劉大炮說了算。 就這職位,除非是海潤那種半圣性質的人來干,否則輕輕松松一個月光收禮怕是也得收他個百八十萬兩雪花銀子了。 客觀來說,這也確實是清廷眼下要應付明鄭的好辦法,畢竟,鄭氏的根基就在于海上貿易,從來也不是劫掠,打從鄭芝龍時代就是如此。 只要他劉大炮能掌握得住近海的制海權,對于老百姓來說,能從正規的朝廷渠道進行貿易的話,誰愿意冒著殺頭的風險走私啊! 甚至這十三行的商家必然也是要主動義務的給朝廷來當免費的緝私隊的。 這招可比鰲拜的禁海令高明太多太多了,不得不說,康熙還是有點東西的。 “當然,朝廷想掌控對外貿易,必然就要掌控航路,至少要確保鄭氏不會鬧事,不會劫掠商船,不會上岸劫掠庫房、作坊,這也是之所以讓你擁有節制三軍之權的原因。” 劉大炮皺眉道:“重建水師很費錢的啊,我這水師的經費……直接從我貿易里截留么?” “對,朝廷沒錢,給你政策,你自己去搞錢,甚至待你走上正軌之后,可能還要管你要錢,更甚至于可能還想讓你分擔一部分耿尚兩藩。” 說白了,康熙這是甩包袱呢。 但作為甩包袱的代價,劉大炮卻是相當于有了完全獨立于清廷的財力和軍力,說白了就是在養私軍,朝廷監督能起到的作用已經不是很大了,這份權力,除了地盤小了一點只有潮州一州之地外,其他的地方可是已經完完全全不在孫延齡之下,甚至是不在三藩之下了啊! 妥妥的過蒙拔擢了,這份權力,已經是當之無愧的封疆大吏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