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劉大炮絕對想不到,他一個小小的潮州知府,現如今已經有多少伙的人馬想要害他了。 另一邊,同樣出身于鄭氏降將集團的另一伙勢力,卻是也終于在這本破小說中登場了。 原鄭氏錢糧及外貿部分大管家鄭泰的親弟弟鄭銘駿于深夜中在自己的家中召集昔日同僚,正在秘密開會。 這些昔日同僚分別是:原鄭氏參軍蔡鳴雷、原水師后軍周家政、原鄭氏慶都伯王秀奇、忠靖伯陳輝、武衛左鎮何義、右鎮楊富等人。 同樣都是當年在鄭氏集團內部遠超馮錫范、陳永華的大將。 這些人降清卻與周全斌等人不同,周全斌等人是在與清軍的作戰過程中,因取勝無望而投降,也可以算是戰敗而降。 他們這一波卻全都是因兩鄭內戰,主動投降于清廷的。 當年鄭成功雖然被鄭經給氣死了,避免了父子相殘的悲劇,但其實這內戰最終還是打起來了,當時留在灣灣的鄭成功親弟弟鄭襲借口鄭經氣死鄭成功,拒絕承認鄭經的合法繼承權,想要自己兄終弟及。 結果人家鄭經本來兵力就比較雄厚,當時的鄭經還得到了周全斌與黃廷這兩個實力派的全力支持,這鄭襲畢竟又不是鄭成功本人,自然就沒打過,后來逃跑降清了,因身份敏感,清廷讓他在京城當了個榮祿大夫、內閣大臣。 也就是前文中見蘇麻喇姑的那位。 實話實說,這次兩鄭內戰的規模并不算太大,持續時間也不長,這等親叔侄倆人爭奪繼承權的事兒,中底層將領們其實也是懶得摻和,頗有些誰贏聽誰的意思。 結果這鄭經也不知是抽了什么風,在得勝之后非要清算,還好死不死的把他們鄭氏集團的元老鄭泰給宰了,結果一下子就搞得人心惶惶。 再然后,鄭泰的弟弟鄭銘駿就帶頭降清了,順便還帶走了一票派系將領,以及,一些對這鄭氏心灰意冷的人。 這些人以及他們的各種舊部,自然也就成為了大清水師中,除了施瑯一系和周全斌一系之外的第三大派系。 見人齊了,鄭銘駿率先開口道:“諸位,朝廷的調令都收到了吧,朝廷對鄭經的海戰,看來終究是要攻守相易了,這福建水師,只怕是至少數年之內都重建不了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