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跟華記的眾人聊完合同的事情之后,葉舟繼續溝通了之后的決策事項,說明了把普通事務的決策權全部授權給cfo,自己只負責戰略級別的決策。 眾人對此表示理解,畢竟,以葉舟現在的地位,確實是不可能再將他限制在微聚變的日常事務之中的。 結束了會議,葉舟直接離開了微聚變。 模擬器中巨龍之心的模擬進程已經耽誤了很久,而他的思維編程還剛剛啟動,他打算利用研究所尚未組建完成、芯片制造相關事務基本收官的這段時間,完成自己的思維編程,盡快進入模擬器進行模擬。 這樣一來,等研究所落成的時候,也正好是他可以拿出新科技進行理論優化和研發的時候。 而在他離開之后,微聚變這邊也立刻開始了緊張的合同簽訂工作。 這一刻的微聚變就是國內所有芯片產業鏈上公司的縮影,在確認了知微光刻機的真實性后,這些公司都已經開始了不計代價的擴張。 他們的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攜帶著知微的威勢,盡可能地蠶食掉境外企業的資源和人才。 這并不是一件多么高尚的行為,對于企業管理者來說,他們想做的并不是為國爭光、為國奉獻,而只是出于商人的利益去考慮,做出了他們應該做的最正確的選擇。 但,這樣的行為,跟更大層面的利益相比,又并不沖突。 芯片產業的發展,在這一個時點,達到了最完美的利益平衡。 企業想要賺錢,官方想要獲得戰略優勢,雙方的訴求空前統一,這些企業主發現,他們許多在平時復雜而繁瑣的流程都被已經被省略,甚至可以說的上是一路綠燈。 也就是在這樣的隱蔽的支持之下,國際芯片行業在華夏的人員全部都意識到了一個驚人的事實: 他們的動作已經很快了,但跟這些餓了十幾年、已經快要餓瘋了的群狼相比,又顯得那么遲緩。 ....... 青川芯片設計有限公司的大門口, 一個汗流浹背的男人正蹲坐在臺階上頹廢地抽著煙。 他是synopsys在中國區所剩不多的銷售員之一, 名叫徐子文, 就在剛剛,他信心滿滿地帶著剛剛打印簽字好的合同件找到了青川公司的總經理,本以為可以順利簽約, 卻意外地被告知青川公司已經跟微聚變簽約了。 他的腦子里回想起了青川公司的總經理對他說的話。 “子文啊,我知道你們給的價格很優惠, 你們的產品也很好用, 但是實話跟你說吧, 你們是斗不過微聚變的呀。” “微聚變是什么公司?那是從華記分出來的啊!”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