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士兵讓出一匹馬給徐庶。 一行人折返襄陽城。 董良主動后撤了兩步,給徐庶留出了劉備身邊的位置。 這新來的自然要給劉備交流感情的機會。 董良為了劉備的大業(yè)操碎了心,絕對不主動爭寵。 一定主動讓位,畢竟劉備身邊就左右兩側,兩匹馬的位置,一側有了伊籍,一側現(xiàn)在給徐庶。 要干大事,就要許多人一起干,這是大家的事業(yè),如果目光不深遠,只盯著自己的高位,那是干不成事的。 正如原歷史中,劉備白帝城托孤時對諸葛亮說的話,如果劉禪輔佐不起來,就請諸葛亮取而代之。 有人認為劉備是真心誠意,有人認為他是在試探諸葛亮。 但是,這個時候就是有些人,是為了團隊著想,為了共同的理想,共同的抱負,共同的事業(yè),就是能拋棄掉一家一姓的偏見。 為了天下大業(yè)的理想,劉禪干不成,諸葛亮你來干,這是大家共同的事業(yè)。 不光是劉備,南北朝中也有好幾位,都是在托孤時說過這樣的話,誰有能力帶著大家走向更好,誰來干。 這是聰明人啊。 如今董良也是這樣,為了大家的事業(yè),主動讓出來舞臺,這也是聰明人。 徐庶看到董良主動讓位置,感謝的看了董良一眼。 同時也注意到了董良不一般。 不是因為是主角有光環(huán)讓人覺得不一般。 而是董良看著不是什么大家族出來的,雖然董良是個文人,但是原身體也是山里長大,種地務農出身。 并不細皮嫩肉,看著不是大家族十指不沾陽春水的人。 但是又這么年輕,能跟在劉備身側,一看就知道這個人不一般。 就像武俠小說里的一樣,女人和小孩不好惹,是因為他們本就是弱勢群體,能在江湖上混,一定有自己的獨門手段。 董良也一定是這樣,這么年輕能被劉備倚重,一定是個有本事的。 而且天才并不少見。 徐庶的好朋友諸葛亮今年才十九歲,每自比管仲樂毅。 另有一高人龐統(tǒng),也不過二十歲出頭,能力也遠超自己。 世界上永遠不缺少聰明人。 ……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