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即便是這個劉磐不來也不要緊,到時候見了公子劉琦,鼓動他去把劉磐叫過來也是一樣的。 雖然現在荊州還不是董良他們的,但是內心已經把荊州劃為己有。 荊州是一定要奪得,董良為什么這么狂妄,認為荊州一定能奪到手? 話說,這要是奪不到手,就基本不用玩了??!這劉磐到了荊州被別人用就用了,反正再失敗,基本上沒有翻身的機會了。 劉備雖然屢戰屢敗,雖然從不氣餒,雖然能一次次翻身。 但是他已經四十了,要是再失敗下去,固然能想辦法再次拼搏,但是年齡不允許了啊。 五十歲能打天下,六十歲能打天下。 可是把天下打下來要多少年呢?曹操打了一輩子,拿了大漢北方。 孫權三代人接力,穩住了江東。 劉備起家算是快的了,在新野基本上也是一無所有,諸葛亮跟著他,十二年得到漢中,成為漢中王。 董良盡力謀劃,眾人都看在眼里。 地上寥寥幾筆勾勒了天下半壁江山。 劉備不禁贊嘆:“古有留侯張良運籌帷幄之中,今有董良董存初決勝千里之外。寥寥幾筆,畫出了天下江山,不知存初師從何人,能將天下大勢盡收眼底?” 董良聽了這話,略微有些尷尬,幸好提前想過相關的問答,提前想過如何回應。 “主公,我師號稱山野老人。既沒有官職,也沒有名氣。既不懂天下大勢也不懂行軍打仗。唯一懂的就是地理。” “我年幼時在河間遇到恩師,蒙恩師教誨八載。家師與我相遇時,年過七旬,前半生走遍大江南北,以觀天下湖泊河流,高山峽谷之地勢。年老體衰后在河間隱居,我家因與董太后是遠親,董太后死后,當地官吏為討好何進一家,百般刁難,家破人亡后,蒙師傅搭救,撫養在身邊。三年前師傅壽終正寢,我守孝三年出山,聽聞主公名聲,前往徐州投奔,結果逢主公兵敗,不得相見,被亂軍裹挾,流落到許昌,才設法與關將軍相見,共謀大事?!? 董良的話,半真半假,董太后那些是真的,他家本是河間農戶,雖然和董太后有關系,但是遠的不能再遠了,沒有輪到什么好處,結果董太后一死,當地官員爭相向何進一家獻媚,姓董的整死了一堆。 他父親臨死前把能賣的家當全賣了,董良才五歲拿著錢藏在山中一隱士家中。 不過那隱士也不是什么絕世高人,三年前給那隱士養老送終之后就出山了,沒想到遇到了亂軍,裹挾到了許昌,眼睛一閉一睜,董良換成董良了! 至于說報仇?中原連番征戰,官吏不知道換了幾茬了,別說墳頭草老高了的話,那些人墳頭都找不到了。 聽了董良的話,劉備長嘆一聲,拍了拍董良,沒有說話。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