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剛來到這地方的時候…… 馮凱有一種被放逐感。 放逐到鳥不拉屎的地方,與一個完全不懂的垃圾為伍,過著野人般的生活。 他憤怒、情緒崩潰、咆哮、破罐子破摔甚至因為情緒太過于落差,覺得自己是懷才不遇。 但是! 后來漸漸地…… 他突然意識到了一件事。 自己所看不起的人,一直都在努力做著別人覺得他做不成的事情。 猶如鐵杵磨成針一樣,用最笨的方法,最有限的資源,做著最不可能的事情。 他曾經嘲笑周洋,打心底里看不起周洋。 但現在…… 他的心態悄然開始改變了。 是什么時候開始改變的呢? 是看到周洋房間里總是會通宵亮燈,還是看到周洋從礦井里爬出來,用最努力最蠢蛋的行為做著一件被人稱為笑話的事情呢? 他不知道。 他只知道周洋對電影有一種近乎“變態”的虔誠與認真…… 這種認真讓他非常羞愧。 他甚至覺得自己就像小說里,電視劇里的反派一樣,一直阻礙著主角的前進…… 回顧這些日子里的種種。 自己不就是這樣嗎? ……………………………… 拋開事實不講。 《礦底》這部片子單單只有扛著攝影機的周洋和他的草臺班子演員也能拍出來。 但是…… 要拍很久很久。 具體多久? 拍個一年,總能拍出來吧,如果一年拍不出來,那拍個兩年,總能拍出來吧? 總之,時間會很久。 依照周洋這種認真到偏執的性子,沒人指導的話,一個一分鐘的簡單對話劇情要拍到絕對滿意,起碼得花費十天時間! 一部電影,有多少句對話,多少個場景? 電影拍完了,并不是結束。 最多只能是開始。 精心拍攝完的內容也不一定會全用,如果要上映的話,后期還得進行一系列的剪輯成片、送審、定檔…… 如果送審不過的話,還得繼續刪刪改改,這絕對是一項非常難熬的旅程。 原先世界的《盲井》倒沒有那么多彎彎道道。 人家大陸不上映拍完剪完直接報名各大電影節參展,刷存在感。 刷完以后一個國家的一個國家的賣片。 別看很多文藝片票房不高,甚至壓根是禁片,但人家在國外的版權賣飛起,滋潤著呢。 ………………………… 十二月五日。 天陰沉沉的。 時間已經到達早上十點鐘了。 但劇組并沒有開工。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