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九千歲[重生]》
第(1/3)頁
第二日傍晚,漕船在天津衛馬家口碼頭靠岸。
天津乃三會海口,漕運興旺。碼頭河面上大小船舶多不勝數,一艘艘載滿貨物的漕船有序停靠,碼頭上工人往來忙碌,一派興盛氣象。
殷承玉站在甲板上看了半晌,才緩步下了船。
萬有良并天津衛鎮守總兵、河間府知府、靜海縣縣令等人,帶著浩浩蕩蕩的下屬隨從,早早就侯在了碼頭上。瞧見殷承玉下來,立即殷勤地迎了上來。
“見過太子殿下。”
“太子殿下千歲。”
一眾大小官員殷勤問安,各個臉上笑意滿滿,若是不知道的,恐怕以為殷承玉是來出游,而不是來徹查長蘆鹽政的。
“諸位大人免禮。”殷承玉微微頷首,目光一一掃過在場之人,將他們的面貌名姓與記憶里對應。
“這一路舟車勞頓,下官特在南川樓備了接風宴為太子殿下接風洗塵。”
開口說話的乃是萬有良,他身量不高,體型偏胖。凸起的肚子將緋色公服都撐了起來,腰上的金荔枝腰帶緊緊繃著,好似下一刻就會受不住崩開來。
他端著一張極諂媚的笑臉,肥肉在下巴處堆了三層:“還望太子殿下賞臉。”
從前殷承玉也是見過萬有良的,那時他還不如現在癡肥,是個面相和善的微胖中年人。沒想到來了此間不過兩年,便換了一副模樣。
殷承玉看見他這模樣就覺得發膩,微不可察地皺了眉,卻沒有拒絕:“漕船不便,孤先去行館換身衣裳。”
說著目光自人群里掃過,似乎才發現一般道:“怎么沒見方御史?”
萬有良聽他前頭半句話還沒來得及笑,就因為他后半句話僵了臉。他臉上的肉褶子顫了顫,笑道:“前些日子鹽使司衙門走水,方御史不慎受了些傷,正在養傷呢。”
“原來如此。”殷承玉點頭,仿佛只是隨口一問,并未深究。對萬有良道:“萬大人,前頭帶路吧。”
此次落腳的行館,是征用的鹽使司衙門下屬的一處三進院落,不知道是不是萬有良特意吩咐過,院子雖然布置得清雅,卻并沒有什么富貴之物,處處都顯出一絲與皇家不符的“寒酸”來。
殷承玉對此不置一詞,帶著自己的人馬進了院中。
薛恕領著五十名四衛營精英,將整處院落密不透風地防守起來。至于剩余兵士,則在衛所當中暫時安頓。
待殷承玉更衣出來,薛恕剛布置好巡防。
因鄭多寶還要安置行李箱籠,便由薛恕隨殷承玉赴宴。
“萬有良來者不善,殿下身份尊貴,何必赴宴?”
“他們費心費力安排了這么大一場戲,孤要是不給面子,他們這戲如何往下唱?”殷承玉笑了聲:“總要看看他們葫蘆里賣的什么藥。”
因為他的插手,這一世到底和上一世走向不同。
這一世,有了他安排的趙氏遺孤半路告御狀,方正克抵達天津衛不久就送了折子回京,捅破了長蘆鹽政亂象。之后方正克又為了尋找證據,查閱歷年檔案——此舉雖是提前將鹽政亂象揭開來,打了萬有良一個措手不及。但從另一方面來說,也算是打草驚蛇,給了萬有良掙扎的余地。
鹽使司歷年檔案被燒,萬有良大可以死不認罪。所以他現在才勞心費力安排了這么大一場戲。
在他甫一登岸時,便展現出一個井井有條、治理有方的天津衛來,不過是自以為是能蒙蔽他罷了。
“走吧。”殷承玉攏了攏披風,緩步走了出去。
南川樓是天津衛最大的酒樓。
因今日殷承玉至,已經提前清了場,并未有其他客人。酒樓掌柜殷勤地引著一行人上了二樓的包廂落座。
殷承玉居上首主位,薛恕則并未入座,低眉斂目候在他身側。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巴尔虎右旗|
舒兰市|
青岛市|
南皮县|
丹寨县|
沁源县|
邮箱|
渝北区|
阳城县|
台州市|
尼木县|
南通市|
忻城县|
安丘市|
敦化市|
平塘县|
渭南市|
于田县|
团风县|
托克逊县|
文化|
威海市|
台前县|
文登市|
多伦县|
滦南县|
科尔|
仲巴县|
祥云县|
浏阳市|
门头沟区|
禄劝|
镇原县|
新野县|
兴海县|
张家界市|
汝州市|
奉贤区|
杂多县|
武强县|
华容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