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白衣僧人-《大道之上且徐行》
第(3/3)頁
想起這些,少年不由得想起逼不得已在潼關(guān)外以身殉國,為大魏求一場勝仗的二郎。
袖子符箓再起,隱隱有了要出手的駕駛。
“你急什么?茶水還沒來呢?”白衣僧人翻了個白眼,有些生氣地說道:“你以為貧僧想嗎?大魏與鄰國打了多少年?互有不滿,互有欺壓。有什么對錯可言。有什么事,等喝完茶,再動手也不遲?!?
“說得對,聽你的。”
許初一笑了笑,趕忙收斂了袖中符箓。不是不想出手,可既然如此偷偷摸摸的,都被對方看出,相必幾年書交手了,估計也討不了什么好果子吃。
不一會,問果道人便端著一壺茶水兩個茶杯走了過來,瞅著二人半天,最終沒舍得把茶壺茶杯放在地上,而是放在了供桌之上。
道家典籍被毀去了,現(xiàn)如今道觀已經(jīng)是窮的叮當(dāng)響了。
茶壺茶杯是不值錢,可也是為數(shù)不多的家當(dāng)了呀,不是嗎?
白衣僧人與少年抬起頭,看了看供桌上的茶水,相視一笑,不約而同的搖起了頭。
白衣僧人起身將茶壺茶杯拿下來的時候,瞧見了供桌旁的字,忍不住笑著說道:“好一個人生八苦啊,想來,你已經(jīng)解開了,是嗎?”
“當(dāng)然……”許初一當(dāng)然二字一出,頓時又忍不住拍起了自己腦袋,嘆氣道:“是晚輩不好,剛剛有些莽撞了。”
少年是解開了佛家所謂的“人生八苦”,也捎帶手知道了所謂的因果。
這煊赫郡是因果,那大魏不也是因果嗎?
既然如此,坦然面對便好。自己因為認(rèn)識二郎,便將自己想做是二郎的知己朋友,想著替二郎出氣,鳴不平。
往往只是因為同情,所以有了立場,便再難跳出來看待全局。
少年這一句道歉并無其他意思,只是單純的對自己剛剛的舉動道歉。
“聰明!當(dāng)真是聰明!可惜這么聰明的人不念佛偏偏要走武道一途,可惜了了!”,白衣僧人滿上兩杯茶水,將其中一杯遞給了少年,繼續(xù)說道:“本以為能遇見了因大師,沒成想?yún)s是問果道人?!?
先有了因,才有的問果。是因,也是果。
少年接過茶水,沒有喝下,反倒是雙手捧著茶杯,恭恭敬敬地遞還了回去。
“晚輩許初一,見過前輩?!?
“非親非故的,不喝。”白衣僧人搖了搖頭,端起自己的那杯茶水,露出一個狡猾的笑容,就那樣喝了下去。
“您是薛伯伯的朋友,那就是我的長輩。這茶,您該喝?!?
少年不依不饒,又將手中的茶杯遞到了白衣僧人跟前。
“喝過了!不渴!”白衣僧人將手中茶杯拿在手中,杯口朝下,笑著說道:“再者說了,這茶太貴。貧僧是出家人,四大皆空,喝不起!”
見自己那點心思都被對方捉摸透了,少年撅起嘴,只得自己喝下手中的茶水。
“既然故人不在了,這兒也沒什么好留戀的了。貧僧也該走了!”
白衣僧人放下手中茶杯,朝著后院方向看了看,少年也跟著看向后院,好一會才說道:“不是還在嗎?真就這么走了?”
“佛家講究輪回不假。可是前世今生其實是兩人而非一人,別忘了佛家也說放下。放下前世種種因,方才有今生。”白衣僧人一邊說著一邊將視線收回,朝著少年說道:“薛威那,有空還是去一趟吧。畢竟貧僧這邊一時半會回不去,封一二與他也是好友,自那一日起,相必他也不好過?!?
少年點了點頭,去是要去的,看看自己那個大師伯,順便將昔日那借儒衫的香火情給討要回來。
也不知是不是聽了封大哥所說的野修這么個說法,許初一總覺得有些人情早些要回來是好事而非壞事。
想起了這件事,少年突然有了注意,他抬起頭,看向白衣僧人,問道:“大師,您要去哪?能否幫晚輩一個忙?”
第(3/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老河口市|
陇西县|
涟水县|
双鸭山市|
高陵县|
巴彦县|
滦平县|
牟定县|
东阿县|
镇巴县|
沙坪坝区|
葫芦岛市|
大兴区|
宜昌市|
榆林市|
宣化县|
乐昌市|
三明市|
蓬安县|
明光市|
龙泉市|
英德市|
商南县|
房产|
石林|
五河县|
冷水江市|
台江县|
托克逊县|
余江县|
林州市|
噶尔县|
双江|
安溪县|
海丰县|
峨眉山市|
乾安县|
枞阳县|
连云港市|
敦化市|
博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