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說完就走,行步匆匆,楊太監看了,笑著搖搖頭:“閻王叫你三更走,哪能留到五更回。” 他在椅子上面搖了搖,還有點興致,唱起了小曲。 “眼看他起高樓,眼看他宴賓客,眼看他樓塌了——” 他在皇宮里面,看過了無數的起起落落,如今自己也活不了多久了。 死后葬在哪里,他從來都沒有去想過。一個太監,在活的時候能坐在他這個位置上幾十年,就已經是上天對他的恩賜。 人死如燈滅,死了之后的事情,楊太監一點兒都不愿意去想。他想,隨便,他的尸體被狗吃了,那又怎么樣呢? 反正他自己是不知道的。 他躺在躺椅上面,等到太陽落西之后,才慢吞吞的讓小太監扶起來,回屋子里面去睡。 結果第二天,他就沒了。 這可真……劉得福哭的跟死了爹似的,“讓你晚幾天走,晚幾天走,你偏不晚,我那里還有一壇上好的桃花釀,就是為了讓你死之前喝一喝的,你這個沒有運道的,做了一輩子膳食太監,還覺得挺有臉面,實則一點運道都沒有……” 折筠霧也聽聞這個消息,她恍惚了一瞬,道:“這是喜喪了吧?” 壽終正寢的,年歲也大了,沒有痛苦的死去,倒算不得什么壞事。 齊殿卿百忙之中對于楊太監的死,只感慨了一句,又匆匆忙忙地跟大金和談去了。 歲安和阿昭也在這場和談之中,同樣忙得不可開交,兩人只讓折筠霧幫忙送行,然后就腳步匆匆。 唯有阿黎哭了一聲,“阿娘,又有一個人死了。” 折筠霧嘆氣點頭,“對。” 一個老太監死了,好像沒有什么值得傷心的。也不知道有什么人會為他傷心。她即便此時此刻是傷感的,過不了幾日,也會漸漸的把他給遺忘掉。 甚至,她可能還會喜歡上別的菜肴味道。那他存在的痕跡都會慢慢的沒掉。 可能人生,就是如此。 她搖搖頭,道:“阿黎,行個禮吧,他待阿娘是不錯的。” 她十二歲進東宮后,吃的就是他做的膳食。 阿黎嗯了一聲,恭恭敬敬的行了個禮,母子兩個人往回走,這場祭奠就算是完了。 劉得福哭了一陣子,抹抹眼淚,也得繼續回去干活。 這場大秦和大金的和談前前后后經歷了一個半月才結束,在此期間,齊殿卿春風得意,走路都是帶風的。 最終大金割地賠償,金銀珠寶等各種物品若干。晚間,一家子人齊聚,齊殿卿越看歲安越是歡喜,“如今,你已經有了功勞,朕想著,你也別熬資歷了,索性一步登天,做云州大將軍。” 歲安連忙搖搖頭,“這哪里使得,使不得。反正,女兒是想一個腳印,一個步子走的,如今才一場戰爭,算不得什么的。” 若是想要走一步登天的路子,那她當初就不會在云州城里面風吹日曬做小兵了。 齊殿卿嘆息,“別人家是找不到攀天梯,咱們家卻是有攀天梯,你卻不用。” 他是皇帝,早年做不得臣子的主,日子過得苦哈哈的,如今自己越過越順暢,但是女兒一個將軍之位,他卻還不能直接給。 但話是這么說,誰的子女有出息,誰自己心里知道。他就感慨:“你自小就懂事,有時候覺得你太懂事了,又于心不忍,可又怕放縱你,反而讓你嬌了性子,廢了自己之前的功夫。” 做一個父親并不容易。 折筠霧見他今晚如此感慨,好笑道:“你可真是,又喝了幾杯酒吧?” 齊殿卿笑了笑,“如今你越發管的嚴了,竟然連喝幾杯酒也管著。” 不過倒是放下了酒杯,改為讓在旁邊默默吃菜的阿昭提祝酒詞。 阿昭:“……讓兒子再吃幾口菜吧。這段日子忙死了,都沒有時間好好的吃飯。” 齊殿卿就看向阿黎,阿黎轉了一下腦袋,低頭吃飯,表示自己一句話祝酒辭也沒有。 至于歲安,揮刀倒是可以,但是出口成章,實在是有些難為她了。 折筠霧咳了一聲,“吃你的吧,哪有那么多講究。” 阿黎便道:“是啊,阿爹,快起來吃飯吧,哪有那么多講究。” 歲安卻吃了幾口,突然想起和大金的和談之后,自己就要回云州了。她看向興致沖沖正在啃豬蹄的阿娘,又看向不甘寂寞自己又開始讓人擺上筆墨伺候的阿爹,再看看一心一意吃飯的阿兄和阿弟,最終還是沒有把這句話在飯桌上面說出口。 只是,他們在京都已經逗留的很久了,有些已經受過表彰的將軍早就回了云州,她如今是最后一批沒有走的人。 她得走了。其他人也知道她得走了。折筠霧尤其夜不能寐,有時候想到這個問題,她就睜開眼睛,一雙腿不斷的往齊殿卿身上踢,齊殿卿被踢了,也不敢生氣,只好握住她的腳,“珺珺,力氣小一點,力氣小一點好不好?” 他嘆息,看著她哭得像孩子一樣,安慰道:“怎么年歲越來越大,脾氣卻越來越像個孩子呢。” 他勸解道:“有的孩子是雄鷹,注定是要飛向遠方的。不僅是歲安,還有阿黎,都得飛走。” “那將來兩個孩子都不在身邊,你若是還像現在這般,不還有的哭嗎?” 折筠霧咬他的手,“我就哭!” 齊殿卿:“好,你哭,你哭。” 他哄了一晚上,最后沒有辦法了,干脆讓歲安來哄。歲安懂什么呀,說來說去就一句話,“等過兩年,我再回來看你。” 折筠霧哭的更加厲害了。但無論再怎么哭,該送的時候還是得送。 只是送走了,看著她騎上烈馬,看著她乘風而去,她眼淚桌子又滾了下來。 孩子們終究是要長大離開的。這句話,再過了幾年之后,又體現在了阿黎身上。 他被齊殿卿趕出去游學。阿昭時刻知道自省,雖然天賦不是很高,但是勤奮可以彌補。而且,阿昭做事情很有責任心,有一顆仁慈之心,確實是做皇帝的好料子。 歲安就更加不用說了,雖然對,情感上面有些欠缺,但是這對于父母來說,根本算不得是瑕疵,所以,她武能定疆,打贏了勝仗,不驕不躁,成了大秦朝第一個女將軍,為父為母的,只有高興的份。 所以,三個孩子里面,有兩個已經成才了,剩下的一個懶洋洋,整天窩在園子里面不出去,只知道享受,倒是有天賦,可從來不知道什么是勤勉。 這般的小兒子,即便再受寵愛,那也要被趕出去的。齊殿卿就把他趕出去游學。 “你阿兄阿姐替你撐起了一片安詳的樂土,那你就去這樂土上面看一看什么是人間疾苦。” 齊殿卿沒有給他太多的銀子,也不準他說出自己的身份,還專門給他捏了一個身份讓他出門行走。 阿黎淚灑京都城門,想要求一求阿娘,卻發現阿娘只有一絲不舍,卻連滴眼淚水都沒有——實在是跟當年阿姐離開城門的時候截然不同。 他灰不溜秋的出城去了。 等到阿黎也出去,園子里面更加安靜。齊殿卿有時候想,等到阿昭也搬出園子,想來這里面會更加清靜。 “到時候,不僅是阿昭,還有那些大臣們,都會又回皇宮里面去了。” 齊殿卿牽著折筠霧的手,一邊往回走,一邊笑著道:“朕有時候想想,還覺得舍不得這些讓人生氣的大臣們。” 雖然有時候他們氣得他心口疼,但也有為之感動的時候。君君臣臣,一輩子了。 折筠霧就捏了捏他的手,“陛下,你是一個好皇帝。” 齊殿卿笑起來,“是,朕是一個好皇帝。” 又過了幾年,齊殿卿五十歲了,他早就跟阿昭說好了這個年紀禪位,如今年歲到了,他坐在上首,手里拿著折子,笑著道:“朕都已經50歲了啊。” 過的時候沒有感覺,倒是在快要禪位的時候,才發現自己已經當了這么多年的皇帝。 阿昭跪在地上,哭著喊了他一句阿爹,齊殿卿倒是蠻高興的。 “你不知道,你皇祖父當年,只讓朕叫他父皇,那么多年,朕都不曾叫過他一句阿爹。” 他嘆息,“所以朕這么多年,也沒有讓你叫朕一句父皇。” 君父君父,先皇只做到了君,沒有做到父字,他問阿昭,“你覺得阿爹,做到父字了嗎?” 阿昭點頭,更咽道:“我們兄弟姐妹三個人,都感謝你和阿娘的付出。” 齊殿卿就笑:“也是,朕也覺得自己做的夠好了。” 第(3/3)頁